第A21版:郑州两会·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组建医疗集团
百年郑医实现“华丽转身”
整合优势资源
互惠互利携手共同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组建医疗集团
百年郑医实现“华丽转身”
整合优势资源
互惠互利携手共同发展
组建8个月,郑医集团再创发展奇迹绘就宏伟蓝图,郑医集团蓄势待发
2000硕博同赶郑医集团人才大集。

组建医疗集团

百年郑医实现“华丽转身”

整合优势资源

互惠互利携手共同发展

这是郑医百年发展史上一次最华丽的转身。

从2013年6月29日挂牌成立至今,短短8个月的时间,郑医集团以破竹之势践行着公立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之路。

这是省会医疗界一次重大的变革。

郑医集团组建带来的改变,遍及集团的方方面面,从人才到设备,从学科到信息化,从观念到效率。

8个月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而始终保有审慎态度和清醒认识的“郑医人”并未因此而满足。

在集团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制定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创新发展”总体思路,以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打造集团品牌,提升医院品质,增强综合实力。

这与郑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深入探索医疗集团建设”不谋而合。

面对这个宏大的目标,郑医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玉东如是说,“春天是万物萌发的季节,全体‘郑医人’正满怀豪情,蓄势待发,全力创造下一个‘郑医奇迹’”。

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马霖 文/图

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集团探索前行带来全面改变

这是省会第一个医疗集团。

它整合了优势资源,实现各医疗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缓解群众看病就诊难题。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没有前人的经验、规律、模式可供遵循借鉴,只有在探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改进。

这种充满勇气与智慧的前行,带来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改变。

关键词:【共享】

集团的组建,带来的一个深刻变化是,在整个集团内部,资源全部共享,大大降低医院的运行成本,使优势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的就医需求。

在集团内部,这样的共享无处不在。

集团整合专家资源,成立了39个临床医技专业组,搭建院间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的新平台,形成了学科间同质化建设、整体化推进的良好局面。

集团内部实行人才统筹管理模式,各院区间人才、技术、专科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各医疗机构间实行专家相互交叉坐诊,促进医护人员技术提升,让患者多点机会享受到名医诊疗。

集团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市属医院首个成立的远程医疗中心,实现了不同医疗机构、多学科权威专家的“面对面”交流,为疑难病例讨论,新业务及新技术开展提供了新平台。

集团所属各医疗机构的大型设备在集团内实现双向计费、共享病源、共同受益,避免了医疗资源重复投资,实现资源整合与效益最大化。

在集团内部统一招标采购,以降低成本、统一控制,2013年7月30日启动的集团集中招标,已经为集团节约资金841万元。

关键词:【提升】

变化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效益和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013年,集团所属各医院门诊接诊1832451人次,同比增长52%;出院人数71180人次,同比增长15.9%;各类手术6万余台,同比增长52.2%;发表论文784篇,同比增长11.8%;科研立项52项,同比增长48.6%,取得了管理、学科、人才、效益和规模发展5个方面的初步成效。

关键词:【内涵】

过硬的技术,是一个医院确立自身地位,树立良好形象的无上利器。

在郑医集团,这样的利器从来不缺。

郑州人民医院力压省级大医院,集心、肝、肾、小肠、胰腺5种器官移植资质于一身,器官移植水平在业界有口皆碑。

2012年,郑州人民医院成功完成两例小肠移植手术,小肠移植比肾、心、肝等器官移植难度还大,一度被视为移植禁区,在亚洲国家刚刚起步,中国已完成的单纯小肠移植数目不足10例。

2013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联合活体肾原位移植手术。

刚刚组建不久的郑州颐和医院,也锻造出了患者有口皆碑的“利剑”。

在强大的专家团队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下,颐和医院积极开展了多项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技术、新业务:神经内科一病区开展的“32-128道视频脑电监护”技术,全省仅颐和医院能够完成;神经外科开展的“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神经吻合术”国内领先;普外二病区开展的“腹腔镜联合电子胆道(两镜联合)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为全省首例。

同时,该院开展的显微镜下右侧桥小脑角区胆脂瘤切除术、显微镜下右颅窝正中入路小脑蚓部肿瘤切除术、C臂下腰后路椎间病灶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体外循环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等多类手术,目前全省同级别医院尚未开展或无法开展。

组建8个月,郑医集团再创发展奇迹

从2013年6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郑医医疗集团走过了近8个月的征程。

8个月,在时间的河流中不过是一朵浪花,但它却是迄今为止郑医百年发展史上最为流光溢彩的一段。

全体“郑医人”以燃烧的激情,以战无不胜的“郑医精神”,创造了令人瞠目的佳绩。

关键词:【人才】

刚过完春节,郑医集团的招聘就开始了。

招聘面试会从2月16日至18日持续3天,共有近2000名医学博士、硕士参加面试活动。

在郑州,可能从来没有一个地方能同时看到这么多博士、硕士。

令人感叹的不止这一点,集团整合资源在颐和医院成立“国管专家门诊”,6位分属不同专业,在业内拥有崇高声望的专家定期在此坐诊。

来郑医医疗集团就诊的患者,还可以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小儿心脏外专家刘迎龙、神经外科专家凌峰的亲自诊断和治疗。

周玉东说:“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基石,郑医集团的决策层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一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问题,2013年,郑州人民医院拥有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博士后、博士、硕士及高级职称人员800余人,博硕总量是2009年的2.1倍;九院先后引进或培养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人,博士、硕士、硕士生导师61人;颐和医院2013年引进优秀学科带头人28名,博士、硕士、高级职称人员400余人。

关键词:【学科】

学科水平是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郑州人民医院在原有省市级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努力发展亚专业和特色专业,打造了一批品牌学科和优势专科。医院现有18人在国家级学会任职,21人在省级学会担任常委以上职务,11人在市级学会担任主委。

颐和医院按照三甲标准开始53个临床科室,重点发展心脑血管及肿瘤专业,10余位学科带头人担任省内各专业学会的主委、副主委。

九院按照增强现有学科实力、填补学科空白、借助外力合作发展弱势学科的思路,学科实力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集团所属医疗机构的内部交流,放大了优势学科,提升了弱势学科,实现了学科间的联合提升,初步形成学科间同质化建设,整体化推进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信息化】

2013年11月20日下午,通过内部信息化平台,来自郑州人民医院、颐和医院、九院三家医院的神经内科专业、影像专业等多学科权威专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语音和视频交流,为4例疑难病例进行集体会诊。

随着市属医院首家远程医疗中心的建成,这样的场景将成为郑医集团的常态。

这是集团致力于信息化建设的结果,未来集团还将通过平台积极联系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进行远程会诊,让群众不出门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救治。

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便利不止于此,郑州人民医院和颐和医院之间已经实现了就诊医卡通,一张就诊卡可在两院通用;集团率先实现了与手机云终端的对接,市民下载APP软件,即可在手机上完成挂号及诊疗信息查询。

绘就宏伟蓝图,郑医集团蓄势待发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郑州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深入探索医疗集团建设”,这是对郑医集团改革与发展步伐的肯定,更是对集团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

站在新的起点,郑医集团已经绘就了宏伟的新蓝图,朝着这个目标全力进发。

关键词:【整合】

在新的一年,集团对资源的整合将更加持续、深入、细化。

按照发展规划,郑医集团将建立权责明晰、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明确划分各机构的责任、权利,减少条块分割,提高运营效率。

下一步,集团将整合各医院电话随访业务,对已经建成的随访系统进行扩展和升级,建立集团客户信息服务中心,推行病人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建设将由集团统一规划,实现集团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居民健康档案、业务开展情况、各项指标管理及社区满意度情况的统一监管。

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三大信息管理中心,开辟网络医疗,加快数字化医院的建设步伐。

在医疗质量方面,在集团各医疗机构间统一标准,实现医护质量同质化管理,全面提升集团医疗品质。

关键词:【创新】

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尝试。

在此之前,作为一家医院,所有的运营收入都来自临床医疗服务。

而作为公立医院,非营利性是始终要坚持的方向。

如何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保证雄厚的经济支撑,实现以其他利润“养医”?郑医集团在这个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

在医疗集团的基础上,他们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子公司,围绕整个医疗流程涉及的领域,注册成立药品耗材经销采购公司、药品耗材配送公司、医疗器械采购公司、后勤服务公司,大力引进运营人才,通过公司整体化运作,逐步在集团内实现药品耗材自主采购、集中配送;尝试对后勤外包公司进行介入式管理,条件成熟后建立保安、餐饮、物业等第三产业,降低运行成本,构建开源节流的工作模式,为集团所属医院提供全方位的后勤保障服务,实现各医院利益最大化,职工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科研】

科研与临床,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在下一步的发展规划中,科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集团明确提出,以科研教学带动研发能力的提升。

利用郑州人民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和颐和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等转化医学平台,积极开展临床转化技术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对开展的在研项目力争突破科研成果转化瓶颈,力争2014年集团论文发表量达1000篇以上,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争取省级科研立项5项,市级科研立项30项,完成科研成果20项。

年内建立10个以重点学科为支撑的集团诊疗中心:即器官移植中心、呼吸危重症诊疗中心、消化疾病诊疗中心、精神心理中心、姑息治疗中心、康复颐养中心、心脏诊疗中心、神经诊疗中心、肿瘤诊疗中心、骨科诊疗中心。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44898 2014-02-22 00:00:00 六 组建医疗集团<BR/>百年郑医实现“华丽转身”<BR/>整合优势资源<BR/>互惠互利携手共同发展KeywordPh组建8个月,郑医集团再创发展奇迹绘就宏伟蓝图,郑医集团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