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2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样本
众手托举新竹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众手托举新竹林
——竹林30年坚持“三评”制度
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科学发展纪实

(上接AA15版)

——竹林30年坚持“三评”制度

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科学发展纪实

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紧扣时代脉搏,赋予“三评”新的内涵,用评优激励先进,以示范带动整体,带动了全镇向善、向上、和谐

2月19日,时近晌午,忙活了半天的张粉娥陪着婆婆出来晒太阳,路过的邻居们纷纷和这位远近闻名的“好媳妇”打招呼。

石鼓街党员张粉娥是竹林出了名的孝敬老人模范,婆婆有病住院,她为婆婆输血,平时照顾老人细心周到,连续多年被评为“好媳妇”。竹林镇党委结合农村实际,把弘扬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建设相结合,通过“三评”,树立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孝敬老人的好典型。

“三评十好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更多的是约束党员行为,现在是要求带领大家科学发展。标兵也增加了‘好少年’、‘好家庭’,今后还会增加更多新的内容。”老党员李治业说。

如今,竹林每年年终都要评出“十好”——好党员、好团员、好干部、好职工、好居民、好民兵、好少年、好夫妻、好媳妇、好家庭。“十好”标兵评出后,披红戴花,隆重表彰。开会表彰后,镇领导还要带领干部群众到 “好媳妇”标兵的娘家送喜报,乐队、彩车和人流浩浩荡荡,获奖者倍感光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赵寨小区的张桂芬被评为“好媳妇”,嫂子连芬兰思量自己不能和弟媳有太大差距,竞相孝顺公婆,在处理家庭关系上二人有商有量、有敬有让,远近传为佳话。

2012年以来,每逢重阳节,竹林都在长寿山举行“孝老敬亲”活动,80岁以上的老人乘花车、坐花轿,在孝拜台接受晚辈的叩拜大礼,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用评优激励先进,以示范带动整体,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弘扬了社会正气。“十好”评选的过程,成为竹林百姓对照先进找不足,向先进看齐自我教育的过程。

赵明恩说,坚守党的群众路线,也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竹林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紧扣时代脉搏,赋予‘三评’新的内涵,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向善、向上、和谐。”

30年持之以恒的“三评”活动,竹林逐步形成了“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18字“竹林精神”,成就了令人惊叹的“竹林传奇”

在新坛花苑小区,居民孙铁妮说起搬进新家的好处如数家珍:“道路平,路灯亮,家里用上了冲水马桶,出门还能锻炼身体,孩子上学也方便……”搬进四室两厅两卫的新楼房,她非常满足:“过去是村民,现在是镇民,俺农民也过上了城市生活。”

“两端青山绿茫茫,中间白墙红瓦房,庭院个个赛花园,幸福就在竹林藏。”如今,在城乡一体化道路上,竹林人早已过上了大城市人羡慕的“田园+都市”的生活。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竹林前行的道路上同样有着险滩急流,回顾竹林发展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竹林党委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用“三评”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推动竹林实现了科学发展。

——“三评”决定了竹林走共同富裕之路。1983年的七天七夜会议,群众对每个党员干部进行深刻剖析,对支部进行认真评议,最终形成了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共识,也成为竹林人命运的转折点。

——“三评”解决了竹林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1986年,竹林 “林场会议”确定“三借方针”,借人、借钱、借技术发展,明确了竹林以厂带村、以工促农、以科技促发展的新思路。1992年,竹林“翱翔会议”确定借鉴国外经验,采取重点投入、负债经营的办法,高起点、高投入、高速度建设一批高科技新项目,当年,竹林一口气新上8个项目,催生了竹林众生、竹林庆州等一大批新型企业。

——“三评”促进了竹林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994年11月,省委决策竹林并村建镇,竹林镇大发展的基础由此奠定。1999年,太龙药业成功上市,一次性融资2个多亿,实现了由产品经营向资本运作的转变。同时及时抢抓机遇,对其他几家企业进行改制,企业轻装上阵,从此步入发展快车道。2008年开发长寿山,发展旅游业,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

——“三评”促进了民生改善,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了百姓。镇党委根据群众建议,先后投资6亿元完善了城镇道路网络,实现了户户通硬化路;建起了设备齐全的卫生院,减费让所有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兴建了中学、小学、幼儿园,免除学生一切费用;先后建造庭院1300座,家属楼60多栋,人均达到56平方米;承担孤寡老人的一切赡养费用,对没有工作能力的病、残、弱等弱势群体定期发放生活补助……

30年持之以恒的“三评”活动,让竹林拥有了一大批可亲可学的好典型,逐步形成了“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18字“竹林精神”,共同支撑起新竹林的崛起,成就了令人惊叹的“竹林传奇”:原先只有1个耐火材料小厂的穷村,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82家工商企业、1家上市公司,产品横跨10多个行业、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强镇。

“竹林的崛起,是全镇人民同心协力打造的结果。”谈起下一步发展,赵明恩雄心勃勃地表示,“十二五”期间,竹林将继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全力打造富强、文明、平安、美丽的新竹林!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45131 2014-02-22 00:00:00 六 众手托举新竹林KeywordPh——竹林30年坚持“三评”制度
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科学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