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19日,在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郑州)中心的开业仪式上,我们见到了招行总行私人银行部常务副总经理王菁。她刚刚代表招商银行从《欧洲货币》杂志在伦敦举办的评选活动上捧回“中国区最佳私人银行”大奖。据悉,今年是招行第四次获此荣誉。 招商银行自2007年8月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作为“元老”级人物,王菁显得十分专业和自信。无论是谈到招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全球金融形势变化,还是对国内私人银行的认知,对未来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趋势,她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郑州晚报记者 刘卫清 刘鹏展 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团队 记者:缺乏财富管理高端人才一直是银行头疼的问题。那么招商银行对高端人才的培养上有哪些独到之处? 王菁: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起步较晚,还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人的从业经历也只有10年左右。而私人银行客户高水准、多样化、国际化的需求又决定了为之服务的财富管理人员以及背后的团队必须有国际化的视野和高度的专业精神。招行在人才培养方面则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立了强大的培训管理系统。每个员工在总行都有一套培训档案,什么时候该进行哪方面的学习我们都非常清楚,会要求或督促个人去实施,不断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他们对投资周期把握的敏感度,帮助他们建立具有前瞻性的策略眼光。 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求差异化优势 记者:如何看待银行业竞争中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的问题? 王菁:我经常拿老中医的例子来打比方。中药材本身差异不大,但为什么大家要去找老中医看病?并不是因为他抓的某一味药特别好,而是因为他有经验,把脉很准,药到病除。所谓“同质化”指的是药材,而不是药方。同质化的是产品,而专业能力是很难同质化的。如何运用不同的产品组合让客户感到满意,这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打造投资顾问的差异化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记者:与外资银行相比,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优势在哪里? 王菁:欧美的私人银行发展了数百年,有着非常成熟的人才培养体系,客户信息储备,与客户有着深厚的信任关系等。目前我国的私人银行仅仅在起步阶段,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更多的精细化管理和长时间积累。 作为最早涉足高端金融服务领域的中资银行,招行的优势在于与客户关系的贴近性和国内领先的开放式产品平台。招行在人民币投资领域有绝对的优势,同时招行“1+N”专家团队会遵循严谨的“螺旋提升四步工作法”,为高资产客户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 国内私人银行的发展需要制度和自律 记者:请您为我们预测一下未来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 王菁:未来私人银行在财富保值、增值和传承方面,提供了一些新领域。人民币国际化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市场环境和资产管理工具将出现大的变化。纯粹私人银行产品比重将逐步下降,而结合私人银行、投资银行技能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比重将逐步上升。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正在蓬勃发展,但很多地方还不成熟、不完善。“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从业人员应珍惜自己的职业生涯,要用极高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但由于目前国内高端财富管理人员的缺乏,难免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应该有一个专门的组织或机构来做相关人才的遴选、淘汰、评级等,这样更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国内私人银行业务正处于成长期,具有无限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我相信,我们会用较短的时间走过西方国家近百年才走过的路。 ■名词解释 私人银行 私人银行(Private Banking),是银行服务的一种,专门面向富有阶层,为富豪们提供个人财产投资与管理,一般需要拥有至少100万美元以上的流动资产才可在较大型的国际金融公司或银行中申请开设此类服务。私人银行服务最主要的是资产管理,规划投资,根据客户需要提供特殊服务,也可通过设立离岸公司、家族信托基金等方式为顾客节省税务和金融交易成本。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