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郑州,乃至周边地区,金水区高皇寨社区的盘鼓队都小有名气。不少村民不是围坐在桌旁“修长城”,而是爱上扎堆打盘鼓。 成立10年来,盘鼓队一直热热闹闹,盘鼓成为这个远近闻名文艺村的标志。而盘鼓队队员们也在“咚咚锵”声中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生活。 郑州晚报记者 潘登 文∕图 从开封请来名师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2月21日上午,记者慕名探访高皇寨社区盘鼓队,远远听见鼓声阵阵,声若惊雷,绵绵不绝,离近了仿佛感到空气和地皮都在颤抖。众人包围中,十几个队员们正在起劲儿打着盘鼓,并不时变换队形。 2004年,社区出钱购置了盘鼓、镲、服装,成立了盘鼓队。此前,有人在外面打盘鼓,这下子有了自己的队伍,大家玩起来更方便,也更高兴。 起源于1000多年前宋代都城汴京(开封)的盘鼓,同兰州太平鼓、安塞腰鼓、山西威风锣鼓、安徽凤阳花鼓等并称为中华五鼓。 盘鼓声音宏厚,节奏强烈,鼓点繁复,队形花样迭出,融粗犷与细腻、器乐演奏与舞蹈表演为一体,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其无论是在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都给人以极强烈的、震撼人心的感染力。这正是盘鼓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其深深扎根民间、久盛不衰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打好盘鼓,壮大发展队伍,盘鼓队多方打听,专程到盘鼓之乡开封请来名师指点。 师傅来了,问大家想学什么,队员们心劲大,说那种简单的打法不学,要打得比别人好。师傅说,要是那样可要吃苦,队员们回答说不怕。 做饭、睡觉时都在练敲鼓 虽然队员们大都打过盘鼓,学起来还是很认真刻苦。一天三晌地练,背鼓谱、练动作、磨合队形。 不疯魔,不成活。队员们下了苦工夫,跟着请来的师傅学打盘鼓。 学打盘鼓可不轻松,一个盘鼓挎在腰间敲半天,挺耗体力。盘鼓也不像人们眼中那样“傻大粗”,其中的基本动作要领不少,学起来要花一番心思。 13天的集中学习、训练很快结束,师傅回了开封,临走时叮嘱大家不要放松,修行在个人。 人们发现麻将桌少了,男人发现自家媳妇不再一天不挪窝地坐着不动了,而是一股脑地去打盘鼓了。 男人紧接着又发现自家媳妇有点魔怔了,做饭时会不自觉用锅勺敲锅盖、灶台,睡觉时也不安生,用手在腿上、肚子上敲打着。 人们发现,过去打牌、搓麻将斗气吵架的现象少多了,男人们惊喜地看到媳妇的水桶腰不见了。 盘鼓队在演练的过程中开始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活动,鼓艺也一天天提高。 108将“鼓”动绿城 盘鼓队成立不久,应邀参加惠济区的表演比赛,就拿了个第一名。这对队员们来说是个极大的鼓舞。 名气逐渐大了起来,不仅本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盘鼓队,不少外面的人也找上门来,或交流学艺,或加入队伍。 2012年,全市民间文艺汇演比赛的消息传来,队员们非常兴奋。 他们和柳林镇的其他盘鼓队组成一个108人参赛队伍。 为了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加强了演练、磨合。 苦心人天不负。他们获得了特等奖。 至今回忆起108人同时在绿城广场打盘鼓的场景,大家仍激动不已。每每看见奖杯,队员们内心就会涌动一种幸福、自豪,倍感鼓舞。 打出个名堂来 队长:杨遂娣 小时候看见别人打腰鼓,很羡慕的她长大后挎起了大很多的“腰鼓”——盘鼓。 跳舞、唱戏、扭秧歌,杨遂娣是一个文艺积极分子。成立盘鼓队时,大家不约而同让她当队长。 “不能瞎胡玩,要打出个名堂来。”杨遂娣说,大家跟她的想法一样。 盘鼓体积大,大的鼓面直径达42厘米,鼓框腹径55厘米,高30厘米,重约15公斤。刚开始,娇小的杨遂娣有点吃不消,训练强度大,但她咬牙坚持住。 受到她的感染,队员们都坚持了下来。多年来,队伍进得多出得少,始终维持在三四十人。 10年过去了,从媳妇到婆婆,如今儿媳也怀孕了,她还在打盘鼓,并且是中坚力量,最初的“打出个名堂来”的目标也实现了。 一开始练得胳膊都不敢抬 旗手:杨红芳 盘鼓队中,一名服装颜色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旗手杨红芳。她手持一杆令旗,随着她的挥动,队员们变换节奏、队形。 “当旗手,可不是看上去那么风光,你指哪儿大家跟到哪儿,跟乐队指挥一样,不能出乱子,如果你乱了。整个队就乱了。”杨红芳说。 刚开始,她跟大家一样练打鼓,后来被推选做旗手。 一杆旗,十几斤,要熟练进行摆、转、甩、举等动作,往往练完,她的胳膊都不敢抬。 渐渐地,她适应了旗手的位置,力量也随之增长不少。虽然每次排练、演出还是有点累,但是看到大家打得很精彩,她也就不感觉累了。 放下课本多年背鼓谱 队员:韩小爱 作为一名家庭妇女,放下课本20多年,平时忙着做饭、带孩子,没工夫看书,也不愿意看书。 可是为了打好鼓,韩小爱硬着头皮背起拗口的鼓谱,“老师要求很严格,一个个过关,看到大家都在背,我不好意思拉后腿。” 一边练打鼓,一边背鼓谱,慢慢她发现鼓谱不那么枯燥,背起来也顺口多了。 每次盘鼓队活动,她都去参加,隔几天不打鼓,手就痒痒,跟着全身就痒痒,“打鼓可锻炼身体了,对颈肩腰都有好处,打完出一身汗,别提有多带劲!”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