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登封播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传播爱心 积聚能量
登封“雷锋”,就在我们身边
学雷锋志愿服务暨“记录登封好人”活动启动
“记录登封好人”活动启动现场

第五十一个学雷锋活动日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雷锋及雷锋精神,就成为一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面永不褪色的道德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镌刻在人们心中,引领人们前行。今年3月5日,是全国第51个学雷锋活动日。5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雷锋式好人”涌现出来,为社会带来正能量。在登封,也涌现出这么一批学雷锋的好人。

为传递正能量,展现雷锋式好人风采,昨日上午10时,“传播爱心 积聚能量”学雷锋志愿服务暨“记录登封好人”活动在登封市迎仙广场正式启动,登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素华出席。下一步,活动举办方还将继续寻找工作生活在社会各界的登封好人。

登封播报 付晓文

刘俊苗 孙淑霞

胡建邦 刘弋楚

付文龙 文/图

郭超锋 用坚韧撑起全家

郭超锋,颍阳安寨村人。2005年,14岁时母亲袁丽孩突发脑溢血。为了替父分忧,郭超锋便辍学打工,“父母把我养活大,我要用一生回报他们。”

多年来,郭超锋外出打工,每个月挣来的钱,留下150元做生活费,其余全部寄回家。2011年8月,郭超锋的父亲郭云平患上肾病综合征。19岁的他毅然决定为父捐肾。他“孝老爱亲、为父捐肾”的感人义举,已经在十里八乡传开。

许红芹 家庭和睦好儿媳

住登封市卢店镇刘家沟村的许红芹,全家6口人均以务农为生。在她43岁时经人介绍,与杨彦涛相识。“俺家上有82岁父母,下有16岁的女儿,还有1万多元外债,你还愿意跟着我吗?”有着一次失败婚姻的许红芹没被杨彦涛这样的“条件”吓退,反倒被这个男人的真诚打动。2006年,许红芹带着自己3岁的小女儿走进了这个家,也让这个家升腾起了希望。8年来,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不仅还清了外债,全家人还过上了小康生活,乡里乡亲都亲切地称她为“家庭和睦好儿媳”。

贺芬 照顾瘫痪丈夫40载

家住登封市大金店王上村68岁的贺芬,照顾下肢瘫痪丈夫王全贵40年,已在大金店镇成为佳话。

1972年的寒冬,一场意外导致王全贵一氧化碳中毒,最终落下了双下肢瘫痪的后遗症。当时27岁的妻子贺芬,为了治丈夫的病,四处求医问药,这一照顾,便是40年。如今,贺芬一头秀发也染上了白霜,牙也掉了,额头上也刻上了深深的皱纹。当年漂亮标致的女子,如今变成了60多岁的老太婆。每当村里人称赞她“现代女性楷模”时,贺芬总是腼腆地说:“我是他妻子,我不照顾谁照顾。”

塔沟小子 披荆斩棘练就少林精神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塔沟小子组成的太极表演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功夫的魅力。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塔沟小子们刻苦的训练和无悔的付出。为了训练,学校取消了每年仅有的一次春节放假,500多天的艰难困苦和每天仅休息五六个小时的近乎自虐的训练,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形下,用坚持和拼搏,取得了武术任务的圆满完成。

郭光俊 “一诺千金”当村医

现年61岁的乡村医生郭光俊,抱着早期“治疗乡民疾苦”的坚定信念,扎根偏远山区,“赤脚”行医46年。46年来,为军烈属、五保户义诊体检,免费并治愈镇敬老院16位孤寡偏瘫老人。30多年,仅为村民就减免费用近20万元,治愈偏瘫病人1.3万余人,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乡村医生”、“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等荣誉称号。

郭光俊家并不宽裕,为照顾病人,他一直住在卫生所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内,有人说他傻、说他窝囊,他总是付之一笑:“人不能把钱看得太重,只要能使父老乡亲们身体结实、身体健康,我愿一辈子窝囊、一辈子傻!”

户外救援队 不畏艰险救他人

2007年,登封市户外俱乐部成立,为使在嵩山开展户外活动时出现的被困及意外伤害得到及时救援,改名为“登封户外救援队”。近十年来,救援队凭借对嵩山地理环境的熟悉,自费救援,不求任何回报,每年参与嵩山救援不下几十起。而救援事件常常事发突然,加之山区救援难度大、危险性高,忙到深夜甚至是第二天已是家常便饭,但在户外救援队每个人看来,“能救人于危难之中,再苦再累也值”。

王红珊 用青春守护大山里的孩子

2010年9月,通过特岗考试,刚刚毕业于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王红珊,走进了距登封市石道乡7公里处的一个小山村,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当王红珊要求学生们夏天不许穿拖鞋时,却发现孩子们穿上了冬天的棉鞋。那天,王红珊哭了。她没想到,孩子们夏天只有一双拖鞋。如今3年已经过去,尽管艰苦,但王红珊渐渐被这里的一切感动着,依旧守护着大山里的这些孩子们。

乔庆和 创建老年人的生活乐园

家住登封市唐庄乡南坡村的乔庆和,今年68岁。2002年,乔庆和79的父亲得了脑中风,他与妻子在父亲病榻前一守就是4年,父亲病故的次年,母亲也一病不起。2007年,乔母随父而去。

乔庆和有孝心,看到村中有不尽孝道的子女,加之老人们无任何活动项目和场地,乔庆和决定创办“老年之家”,给老人们创建一块活动天地,他拿出所有工资当做经费,面对“老年之家”的巨额开支,他笑着说道:“虽然苦了自己,却乐了大家,我觉得这钱花得值。”

红衣导游 “嵩山蝴蝶”舞蹁跹

“老公务员义务申遗,创举,中国登封!”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茱丽叶·拉姆齐曾经这样评价嵩山的“登封市老干部嵩山文化宣传队”。

众多游客留言题词7750条盛赞登封“老干部的无私奉献”,他们在登封各景点义务为游客讲解6年,被国家、省、市30多家新闻媒体誉为“嵩山蝴蝶” 、“红衣导游”。

从2007年8月到现在,“红衣导游”累计接待导游中外游客59万多人次,在景区义务文艺演出460场,编著《嵩山传说故事》系列丛书四卷60万字,先后被评为“2012感动登封十大人物”、“关心下一代学雷锋团队”和“学雷锋优秀团队”。

刘庭杰 用大爱书写壮丽人生

1992年,24岁的刘庭杰筹资30万元,解决了村里的人、畜饮水难问题。之后,他筹资数十万元对本村学校房屋进行改造,筹资100余万元改造架设了村中高压线路,出资200万元发起成立了河南嵩岳爱心基金会……在刘庭杰的带领下,人均收入不足500元的穷山村,如今已成为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富裕村。

近年来,他个人和他所领导的锦鹏集团公司已累计向社会捐款2865万元,用于慈善、助残、助教、扶贫、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2月23日,刘庭杰被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为郑州市人大常委。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49007 2014-03-06 00:00:00 四 登封“雷锋”,就在我们身边KeywordPh学雷锋志愿服务暨“记录登封好人”活动启动传播爱心 积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