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推进文明河南建设之郑州行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快乐做公益的大二男生刘伟龙:
“我会一直做下去,收获比付出更多”
f0227bh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福利院十几个孩子的“爸爸”
帮农民工维权讨薪,给贫困学生送手套
今年他想给贫困山区的小学募集一些体育用品
快乐做公益的大二男生刘伟龙:
“我会一直做下去,收获比付出更多”
关爱自闭症儿童快闪
为农民工维权
“暖手计划”,刘伟龙和孩子们在一起

福利院十几个孩子的“爸爸”

帮农民工维权讨薪,给贫困学生送手套

今年他想给贫困山区的小学募集一些体育用品

快乐做公益的大二男生刘伟龙:

“我会一直做下去,收获比付出更多”

快乐地挨饿

只想让生活变得有意义一些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我该做些什么?”……2011年,18岁的刘伟龙正读高三,脑袋里却充满了这些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养狗狗,自己创业!建个鸵鸟园,卖鸵鸟蛋挣钱,结婚那天组个鸵鸟队,秒杀奔驰宝马!……这些稀奇古怪的念头曾经让刘伟龙热血沸腾过的,但最终都被自己否定了。

刘伟龙思维活跃,但是2011年春天,刘伟龙的大脑突然沉溺了。“找不到方向了,什么事情都不想干。”他说。

直到有一天,刘伟龙被一个名字唤醒:刘思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青少年爱心大使。刘伟龙说,那一刻,他灰暗且无趣的世界立刻变得明媚而温暖。

“人家也是90后,就能做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我不可以?”自诩为行动派的刘伟龙决定开始他的公益事业,并立即着手在学校成立社团。

想法有了,人也有了,资金成难题:没钱印宣传资料。杨伟龙就从牙缝里省,每顿一包方便面、一个鸡蛋、半包咸菜,177厘米的刘伟龙一个月瘦了快10斤,体重只有120多斤。他由此还多了个绰号:泡面王。“当你看到梦想就要实现的时候,吃什么都是幸福的。”说起那段时间,刘伟龙笑得很灿烂。

去贫困山区调研,为十几所贫困小学募集图书; 号召社会为山区孩子捐助衣物;策划拍摄公益视频,宣传禁毒防艾……高三下半年,刘伟龙都在忙这些事情,收获了“校园公益青年代表”、“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代价是高考成绩比本科线低4分。

“我很开心,选择做公益一点都不后悔。”刘伟龙很知足地说。

那一年,他高三,为了省钱做公益,天天吃泡面,一个月瘦了快10斤。

那一年,他19岁,成立了自己的公益社团,福利院的孩子们见到他,会喊着“哥哥”、“叔叔”、“爸爸”朝他奔过去,要他“抱抱”。

他叫刘伟龙,一个普通的大二学生,黑黑的皮肤,单眼皮,爱笑;他有点结巴,却很喜欢说话。3年来,他用心做了很多事儿,快乐地帮助了很多人。

“我会一直做下去,因为收获比付出多。”刘伟龙说。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文

青年V公益 供图

快乐地助人,19岁的他成了一群孩子的“爸爸”

2012年,刘伟龙被河南工业大学中英国际学院录取,在大学校园他成立了自己的社团:青年V公益。

“一个瓶子的力量”是刘伟龙组织的第一个活动,倡议社团志愿者用“捡瓶子”换来的钱做公益。说起这件事,刘伟龙又笑了:“这也是对社团同学的一个考验,因为不少同学入团只是出于好奇,并不理解公益的真正含义。”“一个瓶子的力量”让青年V公益社团的人员组成更加纯粹,40多位热衷公益的同学聚在了一起。

周末,带着馒头和水走上街头,为流浪人口建立档案,帮助他们寻找亲人。

替农民工维权讨薪,让他们不再被坑骗被侵权。

发起“暖手计划”,先后为5所山区小学的800多名孩子送去棉手套。

每周都去福利院,给孩子喂饭、洗澡、剪指甲,陪他们玩儿。

…… ……

这是他们一直做的事情。“没一件大事儿,全是小事儿,但我觉得挺有意义。有时候,你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可能会给别人带去很多。”刘伟龙说,力量虽然小,但坚信总有人需要。他举了一个例子,福利院的孩子们。

“尽管生活上有工作人员的照顾,但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们,在情感上始终缺失,他们尤其渴望拥抱,每次我冲着他们张开双臂,他们都会‘咯咯’地大笑着抱我,比我抱他们还要紧。”

由于每周都去福利院,那里的孩子和刘伟龙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如今,刘伟龙一走进福利院,就能听见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叫喊声。“有喊哥哥的,有喊叔叔的,还有喊爸爸的,我也分不清谁喊的是什么,乱成一锅粥。”聊起孩子们,刘伟龙满脸幸福。

快乐地坚持

感觉收获比付出多很多

刘伟龙说,这几年他做公益,感觉收获要比付出多很多。他仍然记得2011年4月,他第一次去看望同龄男孩小高的情景。

“那次,我坐了很长时间的三轮车,给他家带去了一袋大米、一袋面粉,还有一些方便面和衣服。跟我同龄的小高很腼腆,我跟他说了好多话,他都只是笑。我离开时,他一直跟在我身后,走了十几分钟,他突然从山边一条小岔路绕到我跟前,手里是一捧红红的山果,递给我后,还是一句话也没说,笑了笑,跑开了。”刘伟龙说,“你说,换做你,会什么感觉?反正我会一直做下去。”

提及最初公益选择,刘伟龙说,或者这颗“种子”在他小时候就埋下了。

刘伟龙家在三门峡卢氏农村,四五岁时,有天在河边玩耍时,他曾扶过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上船。“老爷爷问我叫什么,在哪儿住,我都告诉他了。”

让刘伟龙没想到的是,3年后的一个下午,他放学回到家,又见到了老人。老人的眼睛已经复明,是专程来感谢刘伟龙的,还带了2袋方便面,这让刘伟龙高兴了大半年。

下一个愿望:

今年为贫困山区小学募集体育用品

青年V公益社团今年有个“大活儿”:组织“一件体育用品的力量”活动,为贫困山区的小学募集各种体育用品。

为什么要募集体育用品?刘伟龙的回答很直接:“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我知道他们需要。”小时候的刘伟龙没有机会接触任何有关体育器材的运动,直到现在,他都不会打篮球、踢足球,就连乒乓球也不会打。

所以,他希望爱心人士能够跟他一起完成这件事:给山区的孩子捐助一些简单的体育用品。社团的志愿者可以在节假日去给孩子们上体育课。

“不管有没有场地玩儿,至少将来他们走出大山,看到别人玩儿的时候,知道大的叫篮球,5个人一队;小的是足球,11个人一队。”刘伟龙说。

刘伟龙印象:

皮肤黝黑,单眼皮,爱笑

3月2日下午6点,在肯德基明亮的大堂里,我第一次见到刘伟龙:皮肤黝黑,单眼皮,爱笑。他说:“这是我第一次来,我不太喜欢这类地方,东西贵还不怎么好吃。”

聊着聊着,他就High了:“你看我黑吧,其实我挺白的,去年暑假,我在大峡谷景区打工才晒成这样的,一个月挣了5000多元呢!同学们都问我是不是去了趟非洲,哈哈。”

去年10月1日,他早上8点从郑州出发沿郑开大道徒步76公里,用12个小时到达开封。为什么要暴走?刘伟龙笑得很灿烂:“青春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嘛。”

刘伟龙说,毕业后工作了,也许就不能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做公益上了,但公益是他一生都不会中断的事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49691 2014-03-07 00:00:00 五 快乐做公益的大二男生刘伟龙:<BR/>“我会一直做下去,收获比付出更多”KeywordPh福利院十几个孩子的“爸爸”
帮农民工维权讨薪,给贫困学生送手套
今年他想给贫困山区的小学募集一些体育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