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郑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航空港区应抓住机遇
走空中丝绸之路
驻郑全国人大代表昨返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代表委员为河南美好明天出谋划策
郑州航空港区应抓住机遇
走空中丝绸之路

郑州航空港区应抓住机遇

走空中丝绸之路

本报北京讯(特派记者 李娜 张乔普)昨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两会期间,驻豫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在为河南当前的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也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河南更好的明天。

“从历史到现实,郑州都不应缺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自贸区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这个机会一定要抓住。”……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条条鞭辟入里的建议,都是为了郑州、为了河南、为了中部地区更加美好的明天。

郑欧班列打通中部地区直通欧洲物流大通道

我省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向、南向和联接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航空、铁路、公路等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完备,在中部地区率先开行了直达欧洲的郑欧国际货运班列,打开了我国中部地区直通欧洲的物流大通道。谈到正在热议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代表和委员们纷纷表示:郑州不能缺席。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副校长张倩说,若论古丝绸之路与河南的渊源,一定不能忘了开封。长安、洛阳,尤其是开封,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因为唐后期,长安、洛阳多次遭到战乱破坏,水路便利的开封迅速崛起,特别是北宋定都开封后,开封“南船北马云集,客商络绎不绝”,成为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之一。全国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河南康利达集团董事长薛景霞建议国家能够把河南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河南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一站。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河南肩负着汇集东部发达地区产品向欧亚大陆腹地和中西欧输送的重任,同时也是欧洲输入货物的分拨地,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性。作为区域经济的研究者,全国政协委员、省科协副主席梁留科认为,河南的定位应是综合支撑区,因为我们有着不可比拟的资源、产业、交通和人才支持。他建议,在这个综合支撑区里,郑州航空港应抓住机遇,走空中丝绸之路,发展往西亚去的航线。

话郑州申报自贸区:打造带动中部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据悉,目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肉类、药品进口口岸获批筹建,药品口岸和汽车口岸正在申报之中;郑州电子口岸和国际陆港建设加快推进,正积极申请中西部内陆型自由贸易试验园区。

郑州自贸区的定位或以粮食和食品国际贸易为支点,以面向中亚西亚和欧洲为重心,做区域性、专业性、内陆型自贸区。

对此,代表和委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共同期待着“郑州自贸区”时代的来临。

鉴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对我国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和对周边省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蓝天集团董事长李新华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应该尽快批准设立中国(郑州)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开启我国中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新窗口,打造带动我国中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天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张瀛岑说:“郑州可以跟世界接轨,投资环境会优化,会吸引很多企业。同时,河南的企业也有机会走出去。”

1月23日,香港皇后大道上,文新茶叶店开业,这也是第一家开在内地之外的文新茶叶店。“今年是我们开始国家战略的第一年,未来还要将河南的茶叶卖到纽约、洛杉矶。”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期待的,就是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的基础上,郑州能成功申建自贸区。为了抢占先机,刘文新已经决定将文新茶叶的展示、研发基地放在航空港区。

■记者手记

两万步的“长征”

从代表驻地所在的北京河南大厦,到我们郑州全媒体新闻中心所在的陕西大厦,有1500步。

从陕西大厦到我们所住的香榭舍公寓,有1500步。

从香榭舍到北京河南大厦,有2000步。

手机上的计步APP接近准确地计算着我们每天走过的步数,这“三点一线”地走下来,大约是5000步,加上回程的5000步,一圈往返,就是一万步。而我们每天,绕着这“三点”走的,可不止一圈。完成每天繁忙的两会采访报道,成就异彩纷呈的报网图文、广电音视、三微快递……一切的成果,皆仰仗于如此三点之间的循环往返,算下来,每天差不多要走两万步吧,我把这每天“拉练式”的两会采访之路,叫做我们两万步的“长征”。

且不说采访和写稿中的耗神费力,单是这两万步的长征,就着实累人。平时看起来虎虎生风的青壮年记者,一天走下来,也不免步履沉重。某一些星光黯淡的深夜,老廖、马健他们结束“长征”,在路灯下拉着长长的影子走回香榭舍;某一些晨光熹微的黎明,我们就已经踏上“长征”路,开启一天的工作。

在劳累时,明德和李恒同时生了病,明德感冒很重了,还不愿放下手头的工作,在会场上,一边抓拍,一边擦鼻涕,浑然不顾“风度尽失”。

而采访间的片刻,都会被大家聪明地用来“小憩”,沙发之间的缝隙间、会场后排的角落里、楼层通道的拐角处,到处都是同志们的流动宿营地,个个随时随地都能睡着。

喜欢苦中作乐的老锡儿因此偷拍了不少大家的睡态,那些千姿百态、千奇百怪、千娇百媚的睡相,能让人看出不少笑点,也看得出笑点背后的泪点。

我说,不如就此做成一帧“全媒体记者睡姿图”吧,图集名就叫“战斗间隙”,因为那情景,难道不是在两次战斗之间的阵地上,一个个满面烟尘、抱枪而眠的战士写照吗?

在这前后12天,每天两万步的长征里,那身统一配发的采访服,成了我们兵不卸甲的军装,穿着它,带着如其品牌寓意的一颗颗“勇敢的心”,我们一路向前。

特派记者 董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1861 2014-03-14 00:00:00 五 郑州航空港区应抓住机遇<BR/>走空中丝绸之路KeywordPh代表委员为河南美好明天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