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地球周刊事件 上一版3  4下一版
脱乌入俄 克里米亚公投无悬念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脱乌入俄 克里米亚公投无悬念
向东?向西?乌克兰克里米亚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决
制裁与反制裁的大战已经打响 全世界都将迎来冲击波

向东?向西?乌克兰克里米亚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决

制裁与反制裁的大战已经打响 全世界都将迎来冲击波

乌克兰克里米亚地区决定自身地位的全民公决投票当地时间16日上午8时(北京时间14时)正式开始,选民陆续前往1200多个投票站,作出二选一的抉择:是加入俄罗斯联邦?还是留在乌克兰并获得更多自治权?有民调显示,近80%的克里米亚人将投票赞成入俄,15%赞成留在乌克兰,其余人尚未决定。公投被视为“2014年世界最重要的时刻”。德国媒体评价:世界最危险的投票。公投结果看上去已注定,结局只有一个:危机继续扩大,可能引发地区大战。白宫和克里姆林宫已经在为之后的情况作准备,一场针锋相对的制裁与反制裁大战即将打响,欧洲、美洲、中东和东亚都将迎来冲击波。

安理会草案未通过

联合国安理会15日就美国起草的、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决议草案举行投票表决。草案称克里米亚公决“无效”,“不能构成任何改变克里米亚现状的基础”。由于俄罗斯投票否决,决议草案未通过。中国投了弃权票。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维塔利·丘尔金在投票前发言说明了俄罗斯的立场,并回顾了克里米亚地区的历史。他说,俄方决定尊重克里米亚人民的意愿。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在表决后发言说,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和现实因素,偶然中有必然,处理起来需要全面权衡和考量。

目前,克里米亚首府辛菲罗波尔的街头仍旧平静,但平静中透出一丝紧张。

动用1.5万人安保

为保障公投顺利进行,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总理阿克肖诺夫宣布,将通过克里米亚治安、执法和自卫三支力量来确保公投的顺利进行,投入的安保力量超过1.5万人。街上到处可见的宣传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的大广告牌在提醒人们,这里即将举行一场意义特殊的公投。在议会和政府大楼前以及列宁广场,警察和自卫队员在值班维护秩序。辛菲罗波尔大大小小的饭店、旅馆住满了外国记者。市内各处未见俄罗斯军人。

没有对入俄说“不”的空间

这场公投可以说是势在必行,结果也不难预测。分析称,这场克里米亚当局提出来的“入俄”公投的筹备工作一直没有间断,举行公投是毫无悬念的。

选票上没有对俄罗斯投“不”的空间。公投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否同意加入俄罗斯联邦;二是否同意恢复1992年宪法,赋予克里米亚更高自治权。克里米亚地区在语言、文化和民族认同上对俄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在现实中,俄罗斯凭借地理上的接近和军事上的常规部署对这一地区有着重要影响。

虽然投票进程尚未结果,但一些城市已提前洋溢起欢庆气氛。

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主要街道,建筑顶端巨大的喇叭大声播放着《这是我的祖国》《俄罗斯敲响钟声》等俄罗斯爱国主义军歌。上街庆祝的人们身披或挥舞着俄罗斯国旗。私家车、公共汽车甚至救护车上都贴着俄罗斯国旗白蓝红三色装饰。塞瓦斯托波尔市政府号召百姓投票,宣传牌上印制了表格,列举加入俄的种种好处:俄罗斯的退休金更高,工资年年增长,油气价格都比乌克兰便宜。刚退休3个月的当地居民谢尔盖说:“我们不是要加入俄罗斯,而是要回到祖国怀抱。”

公投网战遭黑客攻击

克里米亚紧张局势似乎蔓延至互联网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相关网站和克里米亚公投官方网站先后遭黑客袭击。

北约发言人瓦娜·伦杰斯库在微博客网站“推特”上说,北约多个相关网站15日夜间开始遭黑客袭击,袭击一直持续至16日。遭袭网站现已恢复正常。

克里米亚官员16日发表声明说,公投开始前数小时,克里米亚公投官方网站当天1时左右遭遇黑客袭击。专家分析,袭击源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尚佩恩分校。黑客可能利用僵尸网络发起攻击,主机用户或许并不知情。

数日前,俄罗斯总统府网站和中央银行网站也遭不明身份黑客攻击数次,一度停止运行。 据新华社、央视

■新闻链接

俄或失去八国集团成员地位

据德国《明镜》周刊网站15日报道,受克里米亚危机影响,俄罗斯可能失去八国集团成员地位,且原计划于4月举行的德俄政府间磋商也将受到影响。

《明镜》援引德国联邦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说,除俄罗斯以外的八国集团成员,即原七国集团正准备进行一次领导人会面,英国提出将伦敦作为会面地点。

此外,报道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说,如果俄罗斯不在解决克里米亚危机中作出让步,德方将取消原计划于4月在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举行的德俄政府间磋商。七国集团由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7个工业发达国家组成。

■分析解读

看看美欧俄手中的那些“牌”

美欧拿军事合作开刀 俄罗斯用“断气”威胁

克里米亚地区公投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尤其关注公投会触发哪些情形发生。一些西方国家此前表态,公投“非法”,不准备承认公投结果,威胁启动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而俄罗斯则称,会对制裁采取“报复”手段。

依照西方多国和俄罗斯先前释放的信号,制裁可能是双方互博的一种方式。美欧或许会拿军事合作开刀,而俄罗斯可能会在天然气上做文章。

尴尬牺牲

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15日说,如果克里米亚局势持续紧张,法方将重新评估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协议,可能在这一领域制裁俄罗斯。

在被问及法方是否会推迟履行俄罗斯订购两艘直升机航空母舰合同时,奥朗德说:“至于其他制裁措施,特别涉及军事合作,那将是第三层面的制裁。”

路透社报道,就是否启动军事合作领域的制裁措施,法国官员顾左右而言他。俄法直升机航母合同为法国创造大约1000个就业岗位,还被当时的尼古拉·萨科齐政府视为冷战后东西关系缓和标志。对法国而言,推迟合同将是一项“尴尬的牺牲”。

更多演练

相比法国,美国在军事领域启动针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似乎“不尴尬”。

美国军方先前取消了与俄方的所有军事交流,包括本月3日的海军港口访问。另外,美国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表态,将会重新审视美国对俄罗斯火箭发动机的依赖。

一些西方媒体分析,美国在克里米亚公投前夕加强黑海地区军事活动,可能意在向俄罗斯方面施加更多压力。

威胁“断气”

面对制裁,俄方并非无计可施。一些分析师认定,由于欧洲对于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仍将持续较长时间,一旦俄方“断气”或“限气”,欧洲将遭遇困境。

不少分析师认为,在与西方国家关系趋紧的背景下,俄罗斯可利用天然气供应这张“牌”牵制欧洲。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2333 2014-03-17 00:00:00 一 脱乌入俄 克里米亚公投无悬念KeywordPh向东?向西?乌克兰克里米亚就自身地位举行全民公决
制裁与反制裁的大战已经打响 全世界都将迎来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