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TOP学习 名师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六升七”百日冲刺 陈中学校总动员
国学图书分类:经史子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学图书分类:经史子集
主讲人:台湾优质教育协会理事长杨中介教授

伴随着国学热的兴起,有人把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当做国学入门,有人把论语四书当做国学的经典,甚至有人把儒道释三家学说当做国学的精髓。对此,杨中介介绍,这些是国学,但不是国学的全部。“国学的具体呈现就在中国传统浩瀚的图书著作里面,要深入研究国学,就不能不知道中国传统有关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

郑州晚报记者 吴幸歌

唐朝正式开始经史子集图书分类法

据杨中介介绍,中国最早有系统的图书分类方法是刘向、刘歆父子校对西汉宫廷藏书时编撰的《七略》。《七略》把当时的图书分为7种,分别是《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及《方技略》,这也成了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图书分类目录。

到了西晋,荀勖的《中经新簿》将七略整合修改为四部,甲部是经书,相当于《六艺略》;乙部是子书,相当于《诸子略》、《兵书略》、《术数略》及《方技略》的总合;丙部是史书;丁部是诗赋相当于《诗赋略》,开启了中国经、史、子、集图书分类的先河。

后来唐朝编《隋书》时,在《隋书经籍志》里正式以经、史、子、集为书籍的四部分类法,一直到清朝修撰《四库全书`》,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法都是传统图书分类最重要的目录工具。

《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分类

“清乾隆按照经、史、子、集分类编纂的《四库全书》,是搜集中国古代典籍相当完整的一套巨作,也是我们掌握中国古书经、史、子、集分类的重要参考。”杨中介说。《四库全书》有关经、史、子、集主要内容分类如下:

经部: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主要是儒家的经典。内容有《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十三经的原典或注疏。

史部:顾名思义,就是历代的历史、地理和典章制度,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包括的图书有《史记》《汉书》等历代正史及《国语》《山海经》《水经注》《战国策》《贞观政》要等其他有关历史、地理和典章制度的著作。

子部:是有关诸子百家及佛道宗教的典籍,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十四类,可以说把文学以外的学术派别著作搜集分类。其中包括有《茶经》《韩非子》《红楼梦》《金刚经》《九章算术》《老子》《庄子》《三国演义》《世说新语》《孙子兵法》《颜氏家训》等具有学术派别意味的典籍。

集部:就是历代作家个人或众人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骈文、诗、词、歌、赋、文学评论、戏曲等,共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具体书籍包括《楚辞》《古文观止》《欧阳修集》《人间词话》《唐诗三百首》《文心雕龙》《西厢记》《百家姓》等。

善用经史子集分类博览群书

从经、史、子、集的图书分类中,不但可以掌握国学的重要典籍分类,对于想登入国学知识殿堂的人,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要钻研的经典,博览群书,锻炼自己成为具有涵养的中国人。因此,杨中介提醒爱好国学的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学会用经、史、子、集分类来博览群书。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2516 2014-03-18 00:00:00 二 国学图书分类:经史子集KeywordPh主讲人:台湾优质教育协会理事长杨中介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