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播报探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牟“孔子回车庙”传说
lhh43242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牟“孔子回车庙”传说
一说:孔子为仁义拒绝过河而回车
二说:孔子为项橐难倒谦恭而回车

一说:孔子为仁义拒绝过河而回车

二说:孔子为项橐难倒谦恭而回车

《三字经》里记有“昔仲尼,师项橐”,而这个故事有记载就发生在中牟县雁鸣湖镇东漳乡。孔子回车庙记载就在中牟县东漳村南两公里处。3月19日,记者走访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子回车庙发起人雷雨老先生。中牟播报 冯俊超/文 邢昊冉/图

“回车庙”一说:孔子以赵鞅不仁义,拒绝过河而回车

雷雨老先生介绍,孔子在卫国时,晋国大夫赵鞅(赵简子)曾派信使邀请孔子去晋国辅佐君王,孔子得知后从卫国前往晋国,途经中牟北30里处南沿村,来到黄河边准备过河时,他听到赵简子欲攻打中牟,又听说赵简子杀害晋国大夫窦鸣犊和舜华,窦鸣犊和舜华当时为晋国贤明而有作为的大夫,孔子感叹:赵简子忘恩负义,不仁义。然后孔子对着黄河感慨:风景虽然非常美丽,但我不能过河,这是命中注定啊。孔子决定不过此河,在一个掩体处休息后向东返回卫国。故此中牟北南沿村为孔子回车庙。

“回车庙”二说:孔子为8岁项橐难倒谦恭而回车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为使天下太平,消除纷争,施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他们师徒众人周游列国,讲学传道。一天他们途经中牟县北30里处南沿村,村路中间有个七八岁的顽童正在玩泥巴,子贡就喊,小孩让开路。小孩站起理直气壮地说:“慢着,这是一座城,只有车绕城,哪有城给车让路之理。”孔子听出此童子出言不凡,下车躬身施礼问其姓名和缘由,童子说:“我名项橐。你若答对我3个问题,便可以过去,否则就要调头回去。”孔子点头答应。项橐一问:“松柏为什么四季常青?”孔子答道:“木质坚实也。”项橐说:“竹子心空怎么也四季常青?”孔子无言。项橐又问:“你的眼睫毛有多少根?”孔子说:“看不着。”项橐用手拨拉一下自己的头发说:“这你看得见是多少?”孔子仍答不上来。项橐三问:“鹅为什么叫得那么响亮?”孔子说:“项长。”项橐说:“蛤蟆的脖子短为什么也叫得那么响亮?”3个问题后,孔子施口说:“项橐,神童也,仲尼之师。”于是命子贡调头回车,回府深造。

百年古柏陪伴孔子回车庙

为纪念孔子因到此地而回车,后人在此建起孔子回车庙,后因黄河决口,回车庙被大水冲走而荡然无存。曲阜孔庙坟前古柏是其弟子子贡所植。清朝同治年间,孔子回车庙在中牟县东漳村重建,前院后院共种植8棵柏树,以祭祀孔子在此回车。

如今的回车庙前只剩一棵柏树,枝繁叶茂。

“不管孔子因何回车,他教会后人的不仅是仁义,也有谦恭好学和学无止境的精神。”雷雨老先生说。

■新闻链接

中牟孔子回车庙,历经明、清几次重修,民国十三年(1924年)县长宋雨林又捐资号令乡绅募款821千文重修。其规模之大,仍是一般庙宇所不及。

新中国成立后,孔庙改为东漳小学,后改为东漳中学。70年代,孔庙被全部拆毁,改建为教学楼。现为厨房的墙壁上看到一通石碑,上刻有“孔子回车处”字样,该碑宽二尺有余,高四尺,当时是垒在墙上的,烟熏火燎,字迹模糊。

现在中牟县文化馆保存有重修“孔子回车处”石碑一通,是乾隆元年(1736年)魏士健重修的,字迹模糊,很难辨认。从石碑和县志记载,足以证明中牟县雁鸣湖镇东漳村文庙是孔子回车处,定而无疑。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4147 2014-03-21 00:00:00 五 中牟“孔子回车庙”传说KeywordPh一说:孔子为仁义拒绝过河而回车
二说:孔子为项橐难倒谦恭而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