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中学生骑车撞损汽车
留纸条致歉寻车主
央视《焦点访谈》昨日专题报道
郑州爱心市民捐献眼角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央视《焦点访谈》昨日专题报道
郑州爱心市民捐献眼角膜
帮助传递光明的“网友邢进”上了电视
其实,她就是郑州晚报记者邢进

央视《焦点访谈》昨日专题报道

郑州爱心市民捐献眼角膜

帮助传递光明的“网友邢进”上了电视

其实,她就是郑州晚报记者邢进

《光明的传递》

2014年3月21日《焦点访谈》播出

前不久网上出现了这样一条消息:我的同事不幸因事故要摘除一只眼球,但是专家鉴定角膜尚可用,现在寻找急需角膜的病人。消息一出,马上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大家都在问这条消息是谁发的?这事是真的吗?

角膜捐献者名叫耿斌,是河南郑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一个多月以前,他在南阳出差时遭遇意外,导致右眼眼球破裂。

家人陪耿斌多方就诊,而最终的结论令人失望。由于右眼眼球破损严重,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几乎没有重见光明的可能,如果采取保守疗法,期待今后医学发展出现奇迹的话,那就应该保住眼球,不予摘除,而这样做也存在着某种风险,受伤的眼球可能让另一只眼睛患上交感性眼炎,最终导致双目失明。反复思量之后耿斌决定摘除右眼眼球,此时医生告诉他,尽管眼球保不住了,但将随眼球一并取出的眼角膜仍是完好的,耿斌决定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手术原定在2月15日,2月14日耿斌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为了留出时间找到受捐者,他特意向院方申请将手术时间推迟两天。

2月15日,耿斌委托同事将这条“急需寻找眼角膜患者”的消息发到网上,随即被快速传播,获得广泛关注,大家有的为他点赞加油,有的表达自己的关心与感动。

一个网友(央视连线的网友其实是郑州晚报记者邢进)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个消息后,想起郑州市的眼库设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是他就跟那边的眼科主任陈鹏联系了一下,得知刚好有一个病人正在住院,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如果再等不到角膜,她的眼球就要摘除了。

耿斌要捐献眼角膜,工作人员第一时间找到了他,耿斌当即签下了捐献角膜志愿书。

2月17日上午9点,耿斌的手术开始了。

此时3公里之外的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接受捐献的王大姐一家正在焦急地等待着。

52岁的王大姐是河南汝阳县的一位农民,患有角膜溃疡,之前他们全家等待角膜源已经等了40多天,如果再不等来,她随时可能因为眼球穿孔而失明。

9点36分,耿斌的右眼眼角膜被顺利剥离,医护人员火速将这个充满着爱心的角膜送往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开始为王大姐进行角膜移植手术。

11点,耿斌的手术顺利结束,就在此时王大姐的手术也顺利完成了。

医生告诉记者,王大姐恢复得很好,术后第二天换药时就有光感了,视力正在逐步恢复。耿斌的状况也不错,已经出院回家休养,出院前王大姐的家人专门去医院看望了他。

这个故事很感人,但它反映出来的问题却不容忽视。现在我国每年都有二三十万盲人需要移植角膜,但是因为捐献不足,能够如愿的患者却只有5000人左右。要让更多的盲人重见光明,就需要进一步推进角膜捐献。这是爱心的传递,也是生命的延续。

郑州日报记者 汪辉 丁友明 整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4839 2014-03-22 00:00:00 六 央视《焦点访谈》昨日专题报道<BR/>郑州爱心市民捐献眼角膜KeywordPh帮助传递光明的“网友邢进”上了电视
其实,她就是郑州晚报记者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