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6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当技术技能人才还是学术型人才,考生可选择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

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昕解释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2013年有140万人通过第一种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这140万学生还有三年毕业,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找到相当好的工作。”鲁昕说。

一、高考改革方案

1)培养两类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学术型人才

2)推行两种高考模式:

技术技能人才高考(技能加文化知识,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选择自己未来发展的模式)

学术型人才高考(现行高考模式)

技术技能人才高考、学术型人才高考要分开进行

二、高校转型改革

一所高校的就业率永远在百分之五六十,这个学校一定会倒闭。转型势在必行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有1200所,600多所地方高校需要转型,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企业需要、按岗位来对接

转型方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

用市场力量办学

1)可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教师和企业、校长和CEO之间可以相互交换

2)对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发生变化

3)院系主任可以做教师、可以做教授,也可以到企业做人力资源部部长

4)校长可以做校长,也可以到企业做CEO

三、解决就业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

中国解决就业结构型矛盾的核心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则是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不是传统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

四、人力资源结构支撑实体经济发展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没有倒下的国家,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其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接得很紧密

失业率高的国家,教育结构往往出了问题,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产生了差距,不能对接

失业率低的国家,例如德国、瑞士、荷兰、奥地利、美国,大都用学院的方式加大职业教育培训

核心竞争力强的国家例如德国、瑞士,其人力资源结构的特点是职业教育型占比远超学术型。正是这样的人力资源结构,支撑了这些国家实体经济能够不断向前发展

五、我国劳动力

每年新增劳动力1700万人

每年中、高等教育

毕业生1400万人

(其中职业教育1100万人)

中等职业教育

毕业生700万人

就业率95%

高等教育

毕业生700万人

就业率77%

六、中国大学生是否过剩?

中美大学毕业生进入相关行业的就业情况

农业

中国 美国

0.6% 24.6%

制造业

中国 美国

10.3% 30.6%

交通业

中国 美国

10.8% 27.1%

商贸业

中国 美国

11% 28.6%

解读:中国大学生总量并没有过剩,但存在结构性问题。培养什么类型的人,办什么类型的大学,这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问题。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5046 2014-03-24 00:00:00 一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BR/>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KeywordPh当技术技能人才还是学术型人才,考生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