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娱乐热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孩子啊,
f0327fl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孩子啊,

亮相香港电影节

前晚,电影《一步之遥》在香港举办媒体见面酒会。群访环节,原计划10分钟的采访变成了一堂近25分钟的“教育课”。51岁的姜文以“老人家”自居,在回答问题时一直以“孩子啊”称呼提问的记者。他兴致颇高,侃侃而谈,身边工作人员多次试图结束访问都没有打住姜文,最后一次被打断时姜文直接说:“我没聊够!”近半个小时的采访,其实就是一场姜文的“脱口秀”。群访一开始,一名内地女记者就抢先提问,以“听说您是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人”的问题,令姜文成功切换到了“教育模式”。在回答问题前,他“相面”似的问她:“你家是哪的?”“你学什么专业的?”“你多大啦?”有时,听到记者提问的问题后,姜文并不先作答,而是先“调侃”记者:“我看你的样子挺善良的,但是你的问题却是个糊涂问题。”当然,一番“调侃”之后,他还是继续侃侃而谈,贡献了不少“姜氏语录”。

1

在片场事无巨细都要管,不如分权?

“艺术创作就得集权”

姜文:分权是政治,艺术创作不是政治。我认为艺术创作一定要集权。无论是伍迪·艾伦还是周星驰,当然也包括姜文同志。如果要让投资人能够收回成本,整个项目能够按时完成,没个强势的人不断地推动是不可能的。艺术创作如果没有集中,我们就没有办法对早期民主化的筹备和未来民主化的分票制提供充分的保障。

记者:那会不会担心过于依赖自己的话,精力和艺术才华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姜文:对于像我这样的老人家,是不会发生的。你看中国这些日子的高票房电影,都是产生在那些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中。能编能演能导是很重要的,因为很多导演啥都不会,说好听点是刘备,说不好听就是刘备的儿子。但做导演时别人看不出来,因为有一帮“刘关张”在前面晃。

2

如何调和市场需求和艺术表达?

“为什么心疼土豪,土豪不心疼你们啊”

姜文:不矛盾。你们这些80后、90后会羡慕那些有尊严的人,而不是用不光彩手段赚钱的人。这个例子在电影中也成立。你们应该问一句:So what,那又怎么样?市场算什么?要拿出自己的态度:我就喜欢看这电影,市场不好是它的事。而不是研究什么电影赚钱,怎么拍赚钱。在中国有很多老板,能够理直气壮、毫不羞耻地说:“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我看不懂!”他们不觉得这是可耻的。

我不懂,像你们并不想做商人,却永远在心疼资本家。为什么不同情艺术家呢?为什么要说导演让老板赔了钱?为什么不说是老板不给导演投钱?为什么心疼土豪,土豪不心疼你们啊。

3

怎么预估新片票房?

“赚一块钱就应该烧高香”

姜文:说句良心话,我站在一个电影人的角度说,一部电影赚一块钱就应该烧高香。你没赔,还能又玩又乐又胡造那么多钱,还挣钱,那么你就赶紧感谢上帝、感谢观众吧。拿电影挣那么多钱,是有危险的!我主张你们应该去鼓动那种不赔钱又好看的电影。那些巧立名目,穷尽各种方法赚钱的电影,还没发行就收回成本的电影,是我,我都不去看——傻孩子啊,别以为电影是工业,那是资本家骗了你啊。工业是去造钢铁、盖房子,电影是吃饱喝足以后的事情,不是基础工业,大伙儿高兴就行了。

4

演员片酬太高,导致烂片多?

“人啊,要对自己的身段有点讲究”

姜文:有的导演说现在片子烂,是因为钱都给演员了?我不这么觉得,他要真有骨气,你TM不给人家钱啊。你答应给人家钱,又背后聊天不讲究。这种人要这么说话,就该叫他get out,滚蛋。中国人啊,要对自己的身段有点讲究。我要么不请你,因为你贵;要么请了你,我觉得值。孩子啊,你们应该知道什么人应该去鄙视他,什么人应该尊敬他。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6140 2014-03-27 00:00:00 四 孩子啊,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