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登封播报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登封市“周五书记接访日”
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每逢周五,登封17个乡镇、18个局委负责人,全天候接待群众来访
登封市“周五书记接访日”
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
在李伟光的调解下,邻居“冤家”握手言和

登封市“周五书记接访日”

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

自2011年以来,每逢周五,登封市17个乡镇、18个局委的负责人,一大早便会坐在本单位接访室,全天候接待来访群众,与百姓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而这,便是登封独创的“周五书记接访日”。3年来,该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是否为民解忧?能否拉近党群关系?有没有化解矛盾、解民众燃眉之急?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登封播报 付晓文 刘俊苗 孙淑霞 刘弋楚 文/图

“周五书记接访日”

信访群众越来越少

实施三年

登封市地处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利益调整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涌现。然而,由于一些矛盾和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信访量曾一度急剧攀升。据了解,从2011年开始,登封市开始了以“周五书记接访日”为核心的一系列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建设。每逢周五,17个乡镇、18个委局的负责人,便在本单位接访室,全天候接待群众来访。

“之前群众信访量很大,随着周五书记接访日制度长久实施,还有实行网格化管理后,群众问题处理起来又快又妥善。”登封市中岳办常务副书记赵春营说,“有时候接连两个周五没群众反映问题,我就有点坐不住了,自己走到村里询问情况。”

3月22日上午,登封市少林办信访室内,一对老夫妻正在给少林办党工委常务副书记何延木反映问题,何延木当场表态,事情很快会解决好,绝对不会让他们为了同一件事情而跑第二趟。“我们这一段的路,以前一下雨,都没法走,连公交车都不来,自从我们在周五书记接访日反映过这个问题,你看现在的路修得很平坦,路两边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少林办王庄村村民郭银定高兴地说。

“俺就是来问问,书记的直接答复,让俺们感受到,百姓的事书记都记着呢。”村民王学敏说道。“每周的书记接访,我都会准时到,我们接待室装有摄像头,登封市政府直接监管,每次接访结束,还要写《接访日志》,登封市领导会随时查阅。”唐庄乡党委书记李剑玮说,书记接访日的制度很严,但是能真正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提起周五书记日,登封市嵩阳办阳光小区的群众激动不已。“我们真的很感谢书记接访日这个制度,不仅为我们60多户住户解决了吃水问题,俺小区门前的沟壑也给我们垫平了,彻底改善了小区的生活。”居民李铁生说道。

登封市信访局副局长侯喜红告诉记者,自从周五书记接访日制度一开始,每年信访量都在下降,这套制度给了群众反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地方。

邻居“冤家”

握手言和相拥而泣

3月21日上午9时,登封市信访办二厅室内,两名信访群众在登封市副市长李伟光的调解下,相拥而泣、握手言和。而这一切源于一场邻里纠纷。

原来,家住登封市君召乡胥店村的王占军与其邻居约好将其部分宅基地调整给他使用,条件是对方给予办理土地证。然而,对方在未能达成王占军意愿下,还占据了他10余平方米土地,房子也遭连下沉。“我这是第二次来找李副市长协调俺们的纠纷,俺希望领导给俺们的事儿说道说道,给俺做个主。”与王占军迎面而坐的邻居王国钦,面对王占军的指责嗤之以鼻:“俺觉得这事儿还得再商议,不能这么快就定了。”

为了能彻底化解邻里矛盾,李伟光现场督促登封市国土局限期解决土地纠纷,“一定要公平公正,彼此言归于好才最重要。”

最终,在李伟光的耐心劝解下,王国钦当面向王占军道了歉,并答应赔偿3万元作为对他的补偿。“要不是李市长开导,我根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我错了,军哥,对不起。”

王国钦声泪俱下,又一把抓住李市长的手说道:“谢谢您了,因为这事儿我坐立不安,这下事情解决了,心也跟着踏实了。”

同一时间,唐庄乡党委书记李剑玮坐在唐庄乡接访室内,等待群众的来访。

不到9点,就有6个村民前去询问村里第二批拆迁安置房什么时候能入住。“第一批群众已经住进了新房,第二批安置房也已经建好,但必须张榜公示,现在正在准备公示,很快大家就可以入住了。”李剑玮细心地为群众们解答着,群众们在得到答复后,满意地离开。

事无巨细

就是给群众办实事

群众有难,必须尽快解决

2013年7月5日,君召乡党委副书记段世民,接访了王庄村四组村民许书仁等人,得知该组机井被填埋,影响生产生活等问题,段世民当场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和安排,要求工作小组对该事进行详细调查,并及时作出处理意见,向信访人进行答复。该案件在第一时间得到较好解决。

群众有困难我们帮解决

2010年8月17日,颍阳镇陈沟村的孙先生、刘先生等21人,原在煤矿上务工,后经诊断患有矽肺病,然而煤矿以与患者不存在劳动关系,拒绝提供治疗费用。颍阳镇了解此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社会救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并联系律师为他们提供全程法律援助服务。经过颍阳镇不断协调,最终患者获得首批68万元的治疗款,目前该镇继续帮助其通过法律渠道解决此事。

大事小事,我们都帮助

石道乡术村村民术老汉今年81岁,是一位地道的农民,家里儿孙满堂,但孙媳、重孙女责任田一直未补分。乡党委书记杨飞剑接待后,要求乡村协调解决此事。最后,两户群众答应到秋收后退两口人土地给术老汉,术老汉对乡政府的处理意见非常满意。

奔波1个月,拆迁安置率100%

宣化镇常务副书记薛少龙看到十几名群众来反映有关生态廊道拆迁安置问题。按照上级要求及相关文件规定,拆迁安置费用应全部由镇财政给予支付,但是这笔费用金额大,镇财务支付困难。薛少龙当场拍板:“7月底镇政府先解决一部分,8月中旬镇政府全部解决!”

接下来的一个月,薛少龙东奔西跑,多方筹措资金,终于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众心声

这个制度真心点赞

“我们真的受益了”

现场处理

“刘书记,俺是咱白坪乡沙锅爻村八组的梁占义,有事情需要您解决”。这是周五书记接访日当天上午,记者在登封市白坪乡接访现场的见闻。“汝登高速路占用俺责任田,还将俺妻打伤。俺离高速路仅8米的住房也被大型机械推得遍体鳞伤。刘书记当即安排乡里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到现场,通知派出所干警到现场,处理了此事。”梁占义说。

当即解决

“省道S323修路要占用我家责任田,我希望镇政府先支付一部分钱,让我用于看病。”东华镇六组的刘宪周因病偏瘫,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太差,负担不起医药费。“没想到镇政府听完后,当天就预支一部分现金,还说要在最短时间内,对我进行民政救助。”

意外救助

米菊花在告成镇城区经营一家饺子店,开业期间因燃放鞭炮产生垃圾,与该路段环卫工人毛喜朋发生争执。“镇政府何书记发现我儿子胡浩军生病、家庭经济压力大、生活困难,从镇信访办救助金中拿出部分资金,让我为儿子治病。”米菊花甚是感动。

及时补偿

为了郑登快速通道建设,2013年9月,卢店镇史国力、刘炎森等14人被拆迁企业代表上访,“为什么我们响应了政府的号召搬迁了,政府答应我们的拆迁补偿款却不到位?”卢店镇党委书记周华芳了解事情原委后,“周书记耐心解释,补偿款由登封市政府和卢店镇镇政府相配合给付,因为配合和协调上还有遗留问题,会尽快向上级部门询问协调。很快我们拿到了所有补偿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6219 2014-03-27 00:00:00 四 登封市“周五书记接访日”<BR/>群众路线的有益尝试KeywordPh每逢周五,登封17个乡镇、18个局委负责人,全天候接待群众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