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3版:新密播报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山深处一个家,九旬老人撑起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山深处一个家,九旬老人撑起它
新密张家门村93岁老人张五妮编荆拍撑起一个家
通往张家门得穿过这个山洞
张五妮老人在编荆拍
张五妮在居住的窑洞内
靠拄着拐杖才能走路

家居大山深处,交通闭塞,除了种地,别无其他经济来源。一个儿子被招为上门女婿,另一个儿子整日在山上看山护林,已是93岁高龄的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张家门人张五妮,不惧年迈,靠编荆拍撑起一个家。

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在张家门村靠编荆拍维持生活不止张五妮一人,村民均操此业。他们独居深山,渴望着有一天能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新密播报 刘客白 文/图

栖居百年窑洞

前往张家门村,必须得穿过一个长1000多米、高2米左右、宽2米的山洞。低矮的山洞,弯弯曲曲,仅能容得下窄小的昌河车通过,客车类大型车辆只能止步。

3月16日下午,记者步行30分钟穿过漆黑的山洞来到张家门村。几间破旧的瓦房坐落在山沟处,张五妮老人坐在门口,正在编荆拍(用于矿井通道内,起支撑、防遗漏作用)。虽然已是春季,但身体羸弱的他,仍穿着一身棉衣,土黄色的脸上,有着很深的皱纹。

在他身后的房屋,两边是两排瓦房,顶头是窑洞。他的儿媳妇王玉芳告诉记者,由于瓦房时间已久多处开始漏雨,无法住人,公公和丈夫住窑洞,她一个人住在瓦房。

穿过高2米、宽90厘米的洞门进入洞内,四周的壁上黑乎乎一片,张玉芳说,冬天的时候,他们就在洞内做饭,墙壁是被熏黑的。

里面放着两张破旧的旧式木床,床上的被褥亦是破旧不堪。里面除了一台老式电视机,别无其他电器。地面上散落着十多个饮料瓶,“这都是俺当家的看山时捡的,有时候跑几里地捡一个瓶子心里也是高兴的。”

在张五妮的记忆里,这个窑洞的历史,最少也有100多年了。在他10多岁的时候,曾塌方过一次,而后,洞内用石头砌起。

夏天他和儿子搬到漏水的瓦房居住,冬天天冷,他们就重新回到洞内居住,而烧火做饭亦是随着气温变化从洞内到洞外更换。

靠编荆拍生活

由于身居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从张五妮记事起,张家门村的村民们都靠编荆拍维持生活,张五妮亦是如此。

村民们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继续演绎自己的生活,除了把女儿嫁出山外,大多也会选择把儿子作为上门女婿,以此来逃脱命运。张五妮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国胜20多岁的时候,被招婿到登封。

二儿子张国定为了照顾父亲,留守家中。如今,一家3口人,张国定和老伴都已60多岁,而父亲张五妮已是93岁的高龄。走不出去,除了编荆拍,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几年前,相关部门让张国定看守附近的山林,每月400元的工资,张国定欣然答应了。“编荆拍,每个5角钱,一个月下来还挣不到400元。”

每天早上7点多,张国定吃过早饭后,就牵着牛到附近的山上看守山林,老伴王玉芳负责打理家务,而父亲张五妮就拄着拐杖来到大门口,开始编荆拍。“年纪大了,比不上之前了,一天下来,编不了20个。”张五妮说。

虽然编的少,但是也得编,否则对于他们来说,就少了“一大块”收入了。记者看到,由于长时间的编荆拍,张五妮粗糙的手背上有一条一条的伤痕,而且,手已经完全变形,手指关节处高高突起,手指已不能正常伸开。

张五妮说,通常情况下收荆拍的一月来一次,而眼下,已有3个多月没有来了,这可咋办?而他们的忧愁还不止这些。

看病、吃水难

去年12月份,张五妮摔倒在家门口,“当时,可把我吓坏了。”儿子张国定回忆说,“父亲毕竟年纪已大,加上本来身体有病。”当时张国定正在山上看山,当他回到家中时,父亲已经躺在床上气喘吁吁。

由于村子里没有医院,看病得到7里外的助泉寺村,而前往助泉寺村得穿过山洞,这对他们来说是个极大的难题。没有办法,张国定跑着穿过山洞把医生叫到了家中。

所幸的是,父亲张五妮只是摔伤了腿,不太严重。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王玉芳说,由于看病难,小病都是熬,只有大病,他们才出去看医生。

除了之外,吃水问题也令他们头疼。记者去的当天,过山洞不远处,看见几个村民蹲在半山腰处等山上流下的水,而大半天过去了,一滴水也没有等到。

在张五妮的家里,院子里放了一个多星期的衣服都没有洗了。儿媳王玉芳说,洗脸水用后洗衣服,洗衣服水用后,留着下次用。“村子里有个井,今年雨水不好,已经干旱,吃水到山上或者两里外的地方挑。”

雨水不好,张五妮和儿子的两亩多地去年几乎无收成,在他们居住的窑洞内放置的粮仓,已经好几年没有盛满过粮食了。

即使有钱,也无处买菜,一年到头,一家人天天吃野菜。没有野菜吃的时候,“就不吃菜了!”

生活虽然艰辛,但张无妮老人及家人并不抱怨,“有抱怨的空儿,还不如多编一个荆拍呢!”

渴望出去看看

张家门村有句俗语:“仰仰脸看看天,转转圈都是山。”1974年之前,村里的孩子上学,要翻过一座大山才能到外面去,最少得需要半个小时。

1974年,相关部门组织凿了山洞。即使如此,山洞最宽处2米,最窄处只有1.6米左右,昌河车通过最窄处时,需要把倒车镜贴近车身,不便的交通令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困难。

张五妮告诉记者,10多年前,村子里曾搞过一次旅游,不过不到1年的时间,就又搁浅了。如今,还能在村子里找到当年搞旅游的迹象。在每户村民的房屋前面,挂有写着“村长、组长、秀才”等的门牌。

曾有一段时间,村民们欲要搬到洞外面的助泉寺村居住,“搬过去后,还得回来种地,没有地,没有钱,咋生活,后来就放弃了。”

不过,张家门村从最早的70多户村民,到如今只剩下了20多户。他们有的拖家带口在外面打工,长年累月;有的干脆挣了钱,把家安居在外面,就再也不回来了。

每天下午,儿子张国定看山回来都会捎上一大捆荆条,第二天张五妮就开始编荆拍,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咋不想,做梦都想,就是出去不动了。”当记者问张五妮想不想到外面时张五妮回答道。他已经有近10年没有走出过山洞了,脸上透着向往。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6362 2014-03-27 00:00:00 四 大山深处一个家,九旬老人撑起它KeywordPh新密张家门村93岁老人张五妮编荆拍撑起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