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6版:中牟播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暖春街边吃夜市 慎吃
■市井风貌
中牟建全国最大肿瘤药物研发基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井风貌

八旬书画伉俪

中牟县尚庄村,每月20日,前来向王祖佑请教书法的人络绎不绝,他们的年龄从30岁到70岁不等,待众人写上几行,王祖佑一一点评,大家无不心悦诚服。

年近八旬,笔墨纸砚不离身

1935年,王祖佑出生于中牟县尚庄村,6岁时跟随师傅学习书法,当时条件艰苦,他在逃荒的路上用树枝在地上临摹。18岁那年,王祖佑参军,每当夜深人静,他就悄悄拿出笔纸写上几行。后来不论到什么地方工作,笔和纸如影随身,数十年如一日。“哪天不写,就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心里不是味,寝食难安。” 王祖佑说。

老骥伏枥,言传身教后来人

1996年,王祖佑腾出自家的一间房屋,无偿教导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登门拜师学艺的年龄最小的30多岁,最大的已经70多岁。“年龄不在大小,重要的是兴趣,只要我活着,我愿培养更多的书法人才。”王祖佑参加过多次省市级书法比赛,每次都是载誉归来。他教过的学生也不负众望,其中程家琦曾获郑州市书法比赛特等奖。

耳濡目染,老伴成了绘画家

王祖佑担任书法协会副会长后,认识了社会上各个年龄段的书法爱好者,王祖佑的老伴周秀容跟随他60多年,近朱者赤,对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如今80岁的周秀容能画出让人啧啧称赞的牡丹、梅花等。

中牟播报 冯俊超 文

邢昊冉 图

健身九旬老太

在中牟县府前街,95岁的郭玉兰老人每天推着自制轮椅车徐徐前行,她偶尔坐在轮椅上休息,片刻后起身继续前行。老人家住中牟县农业局家属院,眼不花耳不聋。

老人胸前挂着一部老人手机,不但能熟背家里所有人的电话,而且时不时会给别人打个电话。

老人每天9点从家出门,经过府前街绕一个“口”字路线回家,下午3点半从家出门,偶尔会走一些没有走过的路,“最远的我走到解放路北段。”

“家里已经五世同堂了,重孙儿已一岁多。”郭玉兰说,“每天在家里孙儿、重孙儿都爱给我说话,我现在还能吃肉,吃鱼,吃好几块儿。”老人长寿的秘诀除了每天锻炼身体外,还要有好心情,好胃口。

中牟播报 冯俊超

邢昊冉 文/图

“矮个儿”大叔

“两把钥匙一共4块,回去不管用了再来找我,我每天都在。”丁学永嘱咐客人。

丁学永,开封人,今年51岁,自小学一年级起不知何种原因导致身高一直未再增长。现居住中牟,在中牟大厦前推车做配钥匙生意。

提起“矮个儿”大叔,周围市民无不竖起大拇指。坚强、人缘好、有爱心这些赞美的词语时常伴着丁学永。“人好,很有爱心,也非常乐观,经常一起说笑。”隔壁卖茶水的大妈这么形容他。

丁学永说,自己高中毕业就开始干这行了。“喜欢这一行,爱钻研。”算起来有30多年了。“打磨钥匙断过手指,因为个子矮,碎末吹进眼睛里也经常发生。”

丁学永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贤惠的妻子,两个儿子。他说,是妻子的陪伴给了他勇气,两个懂事的孩子给了他动力! 通讯员 谢鹏飞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6773 2014-03-28 00:00:00 五 ■市井风貌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