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000年前的人怎么演?他吃什么,穿什么? 主创畅谈拍摄经历和创作心路历程 昨天,第八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今夏即将上映的国内首部以华夏始祖黄帝为题材的大型电影历史巨制《轩辕大帝》精彩花絮亮相,主创人员接受访谈,畅谈拍摄经历和创作心路历程。 郑州晚报记者 张竞昳 李爱琴/文 张翼飞/图 导演李晓军: 《轩辕大帝》将会在中国电影史产生深远影响 李晓军认为《轩辕大帝》将会在中国电影史乃至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人类有电影以来,拍摄的电影所表现的历史时间和跨度,最长的应该是美国拍的《埃及法老》,据考证大概是3000到4000年,而轩辕大帝生活在5000多年前新郑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 《轩辕大帝》摄制组经过将近一年半时间,海内外遴选演员。 李晓军说,国内演员知道消息后,纷纷向剧组请缨,希望能出演轩辕大帝。还有人给他推选了韩国演员甚至日本演员,说韩国演员形象好,能代表咱们先祖的形象。李晓军曾经产生了动摇,想选一个韩国演员,但经纪公司把他的视频发过来,李晓军看后觉得不合适,“他毕竟接受韩国的文化长大,尽管长着一副东方人的面孔,但是他对剧情的理解,对我们这位伟大英雄的理解,不能形神兼备”。最终,剧组选择了于波来演这个角色。 角色定下来了,但这5000年以前的人怎么演?这是让全体剧组人员最为头疼的事儿。 “有女演员甚至说,剧情中有一段是女主人公生孩子的戏,这5000年以前怎么生啊?” 为此,李晓军做了大量研究,“据说当时的人对生产,认为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没有人帮助她,大家都在外面等待着,等待婴儿哭出声的那一瞬间”,李晓军说,大量的资料表明,从生孩子这个过程就能看出我们人类,从远古时候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用现代文明和智慧创造出更美好未来。 美术总监余麦多: 搜集图片和资料历时2年,足迹踏遍半个中国 余麦多说,“在30多年美术创作过程当中,我设计过不同类型的影片,但《轩辕大帝》是令我最震撼的剧本”,正是这种震撼,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的艺术创作中。 剧本是接下了,但如何反映5000年以前的生活? 怎么样去塑造我们的祖先,如何去表现他们的生活状态?比如说他们吃饭的碗、农耕的工具具体什么样子?这些,对余麦多来说,都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因此,他历时两年去搜集图片和资料。 余麦多认为,实际上这个剧本的框架,有3个部落和一个群聚地,这4个大块代表了整个鸿篇巨制的基本的环境。而这4大部落,我们要沿着历史的足迹去探寻。另外,除了宏伟场景,具体道具,细微到女演员用的东西,都要努力给它展现出来。 “在拍摄初期,我们走访了几乎半个中国,搜集了大量图片和资料,经过多次专家论证,来确定如何去表现5000年以前祖先的奋斗史,和他所处的那个环境。” 化妆(造型)指导黄桦: 5000年前的人怎么塑造?思考了5年 5000年前的人怎么塑造?黄桦思考了5年。 “中国电影第一次将我们人文祖先的形象搬上银幕,作为一个形象设计师,非常荣幸,并且觉得一定要做好。大概5年时间里,我们深入到博物馆、地方,搜集支离破碎的原始资料,甚至到边远山寨去捕捉一些星星点点的,还带有一些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东西,来开拓影片的思路。” 黄帝长什么样子?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形象才能让人们崇拜?他吃什么,他穿什么,他头上应该戴什么东西?这些必须去深入思考。 “这5年时间,除了搜集资料,就是做手工品,现代人的头发都是很光很亮的,但是那个时候一定没有洗发膏之类的,一定不会用剪刀修出什么样子。所以,我们收集了很多头发,做了很多样子,而且做了旧,让它更靠近原始的状态,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