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TOP养生健康最亮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都教授 请带走“星星孩子”的孤独
春季过敏性鼻炎 “炎”不可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都教授 请带走“星星孩子”的孤独

他们是“星星的孩子”,但没有都教授的超能力,更不能控制众人的喜怒哀乐。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情绪失常,智力较常人偏低,而且还会表现出刻板、焦躁、怒吼等异于常人的行为。他们是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患者,虽然我们与之很近,却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虽然他们有时看似开心,但内心极其孤独。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请关注这一群体,用爱照亮“星星”。

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性格内向并非自闭

自闭患者很少安静,大多情况下我行我素

今年8岁的文文(化名)自小就不爱与人交流,3岁半才开始学说话,平时也不爱哭、不爱闹,家人为此还自豪地称文文为“沉默的王子”。但入学后,文文的学习成绩却非常差,数学经常只考十几分。学习成绩的每况愈下,让文文的父母很担心,为了找到问题根源,父母带着文文来到了医院。诊断结果显示:文文有轻度的自闭症,目前已经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

对此,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孔德荣惋惜的同时提醒说,和文文父母刚好相反,门诊中发现很多家长有些担心过度。自己孩子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就怀疑是得了自闭症。

“其实内向跟自闭症是两码事。”孔德荣说,“自闭症患者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安静的,大部分表现出来的是我行我素、不听指令。他们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正常的情感反应,存在社交障碍,但不是孤独。从临床来看,其实过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更有可能是自闭症。”

为什么会“自闭”

遗传、环境、母体健康都有影响

孔德荣说,从临床数据来看,自闭症的孩子中男孩明显高于女孩,但具体得病原因,目前没有明确病因。或与高危因素如遗传、环境、母体健康有关。从发病情况看,母体感染风疹病毒、子宫环境不健康,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早产、难产、产伤、窒息等情况的,只要是造成孩子神经发育障碍,患自闭症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

“从目前情况看,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七病区主任张中发称,现在的养育方式是环境因素的一部分,由于目前工作压力大,很多父母都没有时间带孩子,孩子往往是靠双方的父母或者保姆带大。他接诊过一名两岁半的小男孩,平时父母工作比较忙,就把孩子交给了保姆,后来由于家长跟孩子交流太少,两岁半孩子被查出患有自闭症。

“在确诊的这些孩子中,有不少在教育方式上存在问题。”张中发说,他们诊断自闭症的时候,会问家长很多问题,在养育方面会咨询是否跟孩子做游戏、从小有没有跟小朋友接触、对语言方面的关注等。咨询过程中,她觉得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个共同点,那就是过分关注孩子的智力和认知的发展,跟孩子的互动交流少。

他们是这个样子

自闭症表现症状有三

第一,逃避与人交往。“孩子经常会表现出抗拒或者害怕与人交往,说话、接触时不看人的眼睛,很少或没有目光交流。” 孔德荣说,而往往这种冷漠的态度,也常常让很多爸爸妈妈伤心不已。

第二,不会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甚至连言语也非常少,显得特别不合群;情绪波动大,行为、兴趣非常刻板、狭隘。比如,别的孩子玩玩具,一会儿就厌烦了,但自闭症孩子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不会厌烦。如果家人给他们更换玩具,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哭闹。

第三,少言寡语。一部分自闭症患儿从来不说话,也有一部分患儿讲话比别人晚,但所讲内容少,对别人所讲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重复、模仿。会突然发出奇怪的声音,特别是学动物的叫声。

“自闭症”能治好

3岁前是最佳治疗时期

“自闭症儿童能在3岁之前接受治疗再好不过。”孔德荣说,孩子在小的时候大脑还没有发育完全,大脑的可塑性比较强,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期接受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此外,5岁之前也有治疗的机会。“越早发现有自闭症进行干预越好。”张中发说,最佳的干预时间在1岁半到2岁半。

一旦确诊儿童患自闭症后,医生大致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干预:感统训练,以游戏的形式对孩子进行系列行为和脑力强化训练;个别化训练,根据个性特点和特殊需要,采取个别化训练模式挖掘潜能;集体训练,帮助孩子塑造集体意识,建立情感联系,增进社交技能。此外还有音乐等辅助治疗。通过艺术感化,提高患儿的语言能力、理解能力和集体意识。

“平时生活中,父母要增强与孩子的交流,多与其做游戏,多带孩子走出去,培养孩子的兴趣。自闭症的孩子内心孤独,作为父母陪伴至关重要。”孔德荣提醒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8103 2014-04-02 00:00:00 三 都教授 请带走“星星孩子”的孤独KeywordPh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