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5版:聚焦产业集聚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集中集群集约集合
集聚“四化”同步发展新能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集中集群集约集合
集聚“四化”同步发展新能量
荥阳产业集聚区的少林汽车生产车间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张翼飞 图(资料图片)
上街产业集聚区的林肯电气合力(郑州)焊材有限公司的车间。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张翼飞 图(资料图片)

集中集群集约集合

集聚“四化”同步发展新能量

核心提示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促进“三化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内生动力,“四个河南”建设的有效载体。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四集一转”、“五规合一”、产城互动的要求,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较好地发挥了产业集聚区的经济拉动主引擎作用、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作用和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在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接承载能力,深化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成燕 裴其娟 张倩 卢文军 高凯 史治国 刘招

3

坚持规划先行 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四集一转”和产城互动的发展方向,统筹考虑各类产业集聚区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因素,按照 “五规合一”的原则,统筹修订编制产业集聚区的产业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生态规划,并制定了相关配套规划及政策。

优化布局设置。对全市原有的90多个组团新区、产业集聚区、中心商务区、特色商业区、各类专业园区进行全面梳理,按照“重叠合并、相邻重组、一个机构、多块牌子”的原则,规范整合为45个产业集聚区、组团新区和专业园区。

明晰产业定位。突出“一区一主业”,围绕郑州市确定的工业七大主导产业及其功能分区,对各产业集聚区的主导产业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市里重点扶持和考核的一个主导产业,引导各产业集聚区围绕一个主导产业推进集群发展,着力打造电子信息、汽车与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新材料、铝精深加工、新型耐材、现代食品、家居及品牌服装产业基地。

郑州实践:荥阳产业集聚区

以“主业突出、链条式发展”为目标,围绕现代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实施大项目引进、老企业转型和小企业配套。引进投资45.8亿元的中国(郑州)国际工程机械产业园项目、投资45亿元的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上海威兹曼电动工程车、10亿元的中联光通光缆生产线等23个主导产业项目全部落地,总投资139.5亿元,其中中国(郑州)国际工程机械产业园项目、浙江凯尔达智能型焊接切割设备等15个项目于2013年10月份集中开工建设。引导郑州中联收获、河南少林汽车等转型提升项目。吸引汽车零部件、洪森煤矿机械设备等配套企业前来落户。荥阳市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为矿山及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为主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当前,入驻企业10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初步形成以少林汽车、郑煤机、三和水工、一帆机械、长城机械、中联收获机械等企业为龙头的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比重由34%提高到70.8%,企业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条更加完善,集聚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2013年,荥阳产业集聚区成绩斐然,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4亿元,同比增长76.9%;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20亿元, 同比增长35.8%;主导产业投资比重完成46.9%;税收完成33481.85万元,同比增长40%;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50.26亿元,同比增长24.1%;从业人员3.1万人,同比增长31%,引进市外资金25亿元,占目标任务3.8亿元的657%。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59866 2014-04-10 00:00:00 四 集中集群集约集合<BR/>集聚“四化”同步发展新能量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