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TOP学习 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阔眼界,这个夏天跟灵格风走进宝岛台湾
你究竟想要孩子怎样的未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你究竟想要孩子怎样的未来?
灵格风“家长课堂”特邀亲子专家熊雯女士做主题演讲
讲座现场

父母在孩子成长中要扮演怎样的角色?怎么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内心的幸福感,怎样才能让孩子健康(身体、心理)成长……带着这些困扰着70后,80后年轻父母的问题,灵格风英语主办的“家长课堂”在郑州国贸中心校区开讲了!作为第一堂课的主讲人,灵格风特邀国家关工委“家庭教育工程”高级讲师,西安市幼儿教育学会专家库讲师,西安交大幼儿教育专业导师,从事幼儿及少儿教育工作30多年的高级讲师熊雯女士,现场以“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主题,对当代父母教育孩子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郑州晚报记者 吴幸歌 通讯员 张碧琼

完美的履历不一定是完美的孩子

一开讲,熊老师就给大家出了个选择题:

A男生,18岁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后进入美国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攻读研究生。28岁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B男生,贫寒农家子弟,以优异成绩考入省级重点高中,成绩优异并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全国物理奥数二等奖,后考入省属重点大学攻读生物技术专业……

C男生,初中体育成绩优异,凭借长跑特长进入重点高中,高一时七门功课不及格,从学校退学……

D男生,4岁选入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钢琴教授韩剑明;8岁学习书法,师从清华大学教授方志文;获奖无数,10岁加入国家冰球队,就读人大附中并留学美国……

这几个学生你最喜欢哪一个?按照你喜欢的程度做一下排列,为什么?是站在什么角度排列的?

随着熊老师问题的提出,家长们踊跃地说出了自己心里的喜好,不用说,除了C男,其他都是大家心中完美的好孩子。而熊老师随后说出的答案却让在场的家长沉默了许久。“第一位是卢刚(1991年11月1日在美枪杀了3位教授,一位副校长,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后,当场饮弹自尽。)第二位是马加爵;第三位是韩寒;第四位就是李天一。”熊老师解释道,“这几个人虽说是个案,但是凭借这几个案例,我们希望说明一些问题。”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过是精明商家的广告语。很多家长都提出孩子要“早教”,但是这个“早”如果是违背规律的学习,最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竞争快慢,而是跑偏方向或跑反了的问题。所以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及每个发展阶段的敏感期。比如说3岁是直觉思维期,同时又是语言的敏感期;5岁才有形象思维,8~12岁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事实上,在许多国家,超前教育都是被禁止的。“如果从幼儿园就开始快跑,需要跑几年的幼儿园、12年的中小学,那么到大学就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想休息一口气。所以,中国的学生一到大学各种问题也相应而来。”熊老师说。

“德育”需并轨前行,营造丰富的精神世界

熊雯老师指出,孩子受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好的氛围,父母请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宣泄负能量。而是要身体力行的为孩子做好的榜样,说教远不如言传身教,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孩子正能量的追求。

很多家长把“考上一个好大学”作为孩子的奋斗目标,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培养,而大学毕业后又要求孩子快速适应社会。熊雯老师指出在孩子性格养成期间,不仅仅要看重学习,还要有以长远的目光去培养孩子以后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与人相处能力,独立性等各方面能力。

开阔孩子的眼界,感受不同地域文化

“在童年时期,一定要不断开阔孩子的眼界,‘眼高手低’,就是说‘眼界’一定要高,要开阔,这样有助于孩子从小立志。”熊老师说,坐下来的世界和走出去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熊雯老师讲到她自身出国的经历依旧感慨万千。如果不是亲临尼泊尔,你不会感受到信仰的强大给人们带来的纯粹幸福。坐下来只是书中的小世界,切记不要让孩子变成“书呆子”。空闲时间,父母一定要带着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沉静自己浮躁的心。见多方能识广,领略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文化熏陶。这对孩子的一生来说,将是父母能带给他的宝贵财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0963 2014-04-15 00:00:00 二 你究竟想要孩子怎样的未来?KeywordPh灵格风“家长课堂”特邀亲子专家熊雯女士做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