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10版:聚焦郑州批发市场外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技市场,菜地里长出中原“硅谷”
0418jrrw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技市场,菜地里长出中原“硅谷”

■现状篇

金水区白庙村,本是郑州市一个不起眼的城中村,然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起了有“中原硅谷”之称的河南科技市场,即名声大噪,人气陡升。这个中原乃至全国著名的集科研、商贸、物流、办公、住宅、购物、休闲于一体的电子“硅谷”,如今再度来到十字路口,因为河南科技市场要在今年完成外迁。 郑州晚报记者 徐刚领 文/图

河南科技市场已不再“高大上”

河南科技市场位于郑州东风路和文化路的交叉路口,是河南省第一家、中部地区最大的集科贸为一体的大型常设技术市场。1993年4月12日建成开业,经过20余年的建设,园区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河南科技园区在基础设施规模、进驻企业数量、年技工贸成交额、辐射面和知名度上都在国内八大常设技术市场及其他同类市场中名列前茅,被誉为“中原硅谷”、“河南的中关村”。

郑州晚报记者掌握的资料显示,河南科技市场现有企业3000余家,从业人员近4万人。但是,河南科技市场已由昔日的“高大上”变成今天的“矮矬穷”。产业链单一,主要是以IT产品流通及物流为主,主要从事电脑相关产品的零售和批发。企业数量虽已达到了一定规模,但园区内中小型企业占多数,科技含量较低,管理模式相对简单,所处环境较嘈杂,市场硬件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整个市场的影响力及经济价值下降,产业整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对城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由于产业创新体系不健全,核心技术缺乏,造成园区内优秀企业不断流失。

众所周知,河南科技市场地处东风路与文化路交叉口,交通拥堵,这一点一直被很多人所诟病,也让各级政府部门苦恼,特别是东风路下穿文化路隧道没有建成之前,这里曾有“郑州堵王”之称。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创新大厦门口,即被几个电脑公司的营销人员包围。“哥,配电脑不?”一位小伙子熟练地“拉客”。他告诉记者,听说河南科技市场要搬迁,但是,还没有见人来谈这事,具体迁向何处也不清楚。“现在是淡季,生意很一般。如果大家都去新市场,我也会考虑。”在创新大厦做了多年生意的小李如是说。他担心刚过去,生意是不是会受冲击,毕竟新市场需要培育。

郑州晚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外运大厦、中科大厦、电子大厦(淘宝城)、中关大厦、创新大厦、科技市场老市场、新科大厦要在今年完成外迁的消息已经发布多日,但是科技市场似乎依然很平静。科技市场一带的门面房生意依旧,有的刚刚完成装修,准备开门纳客。

白奶奶庙依然香火旺盛

近几十年来,白庙的发展历史清晰可辨。白庙村曾组织人马编著《白庙村志》,希冀对白庙村溯本求源。

白庙,真的有庙。许多市民知道河南科技市场在昔日的白庙村,也知道现在有白庙路。可是,一般人还真不清楚白庙村真的有庙,现在香火仍然很旺盛。

昨天下午,郑州晚报记者来到文博西路与白庙路交叉口的西南角,看到这里矗立着一座小庙,庙里庙外香火缭绕。几位正在此处的大妈告诉郑州晚报记者,这个庙就叫白奶奶庙,供奉着白玉奶奶。此庙在1996年白庙村进行城中村改造时,搬到这里,已经18年了。但是,庙由来已久,即便是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也不知道啥时起开始有庙的。今年已近花甲之年的村民老李说,打他记事起就有白奶奶庙了。一位大妈说:“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上香的人特别多,许愿可灵了。”

卖鸡蛋灌饼的也可能是千万富翁

改革开放初期,白庙村第一、二村民组总计有1000多口人,每个人分的土地很有限,也就是一分多的样子。村民们主要种水稻和小麦。种水稻用的是城市污水,口味也不好。村民种地很辛苦,一年忙下来,也赚不了多少钱。

上世纪80年代后期,精明的村民开始在自家土地上建房子,对外出租。刚开始,房子盖的都不高,最多3层。但是,随着城市框架的进一步拉大,外来人口不断拥入城市,房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的房屋也是节节攀高。

2006年下半年白庙村开始拆迁改造之前,白庙村与郑州市的众多城中村一样,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建有楼房,一般人家为五六层,个别高者也有八九层的。在这寸土寸金的城中村里,这些“不动产”除了自身所具有的昂贵价值外,还可以靠出租挣得一笔既稳定而又可观的收入。

在科技市场一带住了15年之久的市民老徐告诉记者,在白庙村,你可千万不要小看了卖鸡蛋灌饼、修车、修鞋的人,他们很可能就是土生土长的白庙村民,别看他们穿着普通,干着一般年轻人不肯干的下力活儿,其实,城中村改造后,他们可能家中有近千平方米的房产,说是千万富翁也不过分。“城中村中村民的待遇,比一般城市的白领强得多。”老徐说,这些村民年纪大了,但是爱劳动的习惯令人尊敬。

菜地里建起“中原硅谷”

岁月的指针步入上世纪90年代,古老的中国大地,乘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强劲东风,开始新一轮的腾飞。白庙人未来的出路在哪里?白庙该向何处去?这是摆在白庙人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白庙村的村官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那段日子里,白庙村的村官们一有空就出去找项目,北上、南下,考察了大半个中国。他们从频繁的考察和自己的经历中意识到:白庙村地处城郊,办企业不符合城市规划,但周围聚集有部属、省属几十所大中专院校,上百家科研机构,如果咱们也像北京的中关村那样,建上一个科技市场,因地制宜,发展一个无烟项目,这不是咱们所处地域的最大优势和近水楼台的大好事吗?

一位村民回忆起河南科技市场的建立,仍然满面笑容地说:“当时,那还是一片菜地。村干部想着如何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办科技市场,这个点儿也算想对了。”河南科技市场就此应运而生。白庙人以豪气冲天的超前意识瞄准了高科技这个连都市人都望而却步的行业,在全国开创了农民出资建高科技园区的先河。“科技市场打喷嚏,全省电脑市场都会感冒”。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2034 2014-04-18 00:00:00 五 科技市场,菜地里长出中原“硅谷”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