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播报探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神笔”
张林宗
lhh44166
lhh44165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神笔”
张林宗
张富钦在先人张林宗墓前讲述张林宗故事

“神笔”

张林宗

张民表,字林宗,明末中牟县今三官庙乡土墙村人。其“神笔”之誉在中牟民间广泛传诵,妇孺皆知。但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不像西晋的文学家潘岳、潘尼(中牟人),清朝翰林冉瑾祖(中牟人)等人被列入正史人物传中。有人说,“神笔”张林宗虽未被列入正史,但其传说影响之大,足见张林宗在中牟百姓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张林宗真的是民间传说中画虎能吃人的“神笔”画家吗?他又为何对中牟后人影响巨大?

“神笔”来历

张林宗自幼聪敏,但他考中举人后多次都没有考中进士,他心灰意冷,在开封以书画度日,他写的一笔好字,画的一手好画,当时就颇有名气。有一天,重修开封龙亭,人们请来张林宗在大匾上写“天下太平”四个大字,大匾挂好,大家一看“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大”字,大家都在议论该怎么处置时,只见张林宗不慌不忙拿出缠好的几支毛笔,蘸饱浓墨,然后举臂用力把笔掷了出去,毛笔落下,那一点不偏不斜,不大不小,而且恰到好处。围观的人们纷纷称奇:“真乃神笔!”于是,人们再称呼张林宗时名字前总是加上“神笔”二字。

传说张林宗外出在林中游玩,用树枝画下一只老虎,众人看到此画皆认为是老虎在卧地上,纷纷返回,不久这条路几乎无人行走。张林宗知道后回到林中用脚抹去画虎,于是“老虎”消失了。

风流才俊张林宗

张林宗少年时表现出的聪慧,颇得老师和同学称赞,张林宗15岁时考中秀才,家中的万卷藏书已被他全部读完,而且每次读过都能写下不同的注解。22岁时,张林宗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举人。据张林宗弟子周亮工《书影》中记载,张林宗19岁时与同窗好友王思任等人在开封举办诗社,并经常作诗。可见,张林宗在少年时就以诗文著称于京师少年学子之中。但以后的功名,似乎和张林宗没有了缘分,他多次进京会试,却连连落第。每次朝廷诏遗,他总是拒绝推荐,这最终导致他终生布衣。他虽然没有出仕,但他满腹经纶,加上他出色的书法,使他在开封名气大增,结识了不少其他省士子一起参加诗社活动,成为名震京城的才子。张林宗倜傥豪放,不畏权贵。天启年间,阉党骨干吏部尚书右都监御史崔呈秀听闻张林宗名气,上门求书。张林宗不畏崔呈秀权势,仅以“侍生张某人拜”六字回复,崔呈秀恨得直咬牙切齿。中年时期张林宗游玩江南,所到之处,诗兴大发,其中他的诗集《原圃集》中近30首都是游玩时候的作品。其中舞文弄墨的时候不乏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多为一生相交。经常和他来往的阮太冲、秦京并称“中州三先生”,他们三人又与王王屋一起被称为“天中四君子”。由于张林宗在中州的名望和才学,中牟县的几任县令如段耀然、俞士鸿等,都与他称为知交。中牟县每有盛举,都邀请他前来参加。其中天启六年,57岁的段耀然邀请张林宗主修《中牟县志》,这部县志体例完整,内容充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县志杰作。

“神笔”名垂后世

张林宗的诗在明末中州论坛上是有一定的地位,但他的书法作品流传下来的很少,周亮工《张林宗先生传》写到:张林宗喜欢饮酒,常在酒酣之后挥墨,挥洒如云烟,醒来之后仿佛有神相助。这大概就是张林宗“神笔”的真正来历。崇祯八年李自成义军攻打中牟,张林宗为县令俞士鸿出谋划策。李自成三围开封,9月17日,官兵掘开黄河,洪水淹没开封城,张林宗溺水身亡,享年73岁,其诗文也被洪水冲走。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才未能列入正史。但中州文坛一流的领袖人物,如王士祯、钱谦益等对他心生敬意,尤其像清代的翰林冉觐祖、仓景愉这样的杰出人物,也对他崇敬有加,或记传他,或选其诗,才使风流才子张林宗的故事不致泯灭。而他的学生周亮工为他所表达出来的崇敬之情,堪称一代佳话。

娄继周评价张林宗:“他仿佛是一位苏东坡式的人物,只是因为他平生的著述文稿秘不示人,让后人无法真正领略他的才情和艺术水平。”

中牟播报 冯俊超

邢昊冉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2184 2014-04-18 00:00:00 五 “神笔”<BR/>张林宗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