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2013河南最美村官之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10年来慈善捐款达1.18亿元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春江集团董事长裴春亮
小时候受到乡亲资助 富裕后决心回报社会
10年来慈善捐款达1.18亿元
自掏腰包3000万建设裴寨新村
全体村民免费住上小洋楼
裴春亮(中)向村民描绘美好未来
裴春亮与村民同乐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春江集团董事长裴春亮

小时候受到乡亲资助 富裕后决心回报社会

自掏腰包3000万建设裴寨新村

全体村民免费住上小洋楼

这里曾经土薄石厚、干旱缺水、种地靠天,是村民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补助的省级贫困村。如今楼房林立、环境优美,经济发展,社区居民安居乐业。从一个仅有595口人、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穷山村,到今天入住11830口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区,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而引发这种巨变的就是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春江集团董事长裴春亮。郑州晚报记者 刘怡辰 文/图

小时候受到乡亲资助 富裕后决心回报社会

十年来慈善捐款达1.18亿元

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位于太行山区丘陵地带,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非常落后。

裴春亮是土生土长的裴寨村人,他12岁以后的四五年间,家里祸不单行。不到20岁的三哥死于矿难,不到30岁的二哥死于车祸,大哥不到40岁突患脑中风卧床不起。大嫂、二嫂不堪忍受家庭重负,撇下3个年幼的孩子先后离家出走。接二连三的沉重打击,让春亮的父母在痛苦的煎熬中双双染病,生活的重担无情地落到了小春亮身上。既要伺候重病的父母,还得养活3个不懂事的侄儿侄女。看到3个孩子缺吃少穿,村里的乡亲们纷纷送来衣服和米面,邻居们经常把3个孩子接到家里轮流抚养。让春亮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母亲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人,不能没有良心,人不能忘本!”

16岁的裴春亮初中没有上完就辍学了。在此后的几年时间,裴春亮做过推车工,经营过照相、理发、五金电料、矿山配件等生意。后来,他把生意做到了北京,到北京推销大理石板材和耐火材料。凭着诚信的经营理念、敏锐的商业嗅觉和与人为善的坦荡胸怀,他的产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逐步成为拥有宾馆酒店、机械铸造等多家企业的民营企业家,率先走上了致富道路。

富裕起来的裴春亮没有忘记小时候受乡亲资助的经历,“每次回到家里,看到乡亲们远到他村挑水吃、因坐不起公交车步行几十里去医院看病的情景,我心里就一阵阵发酸”。他不止一次地对爱人说:“咱现在过上了好时光,可村里还有好多乡亲的时光却不好过,他们都是一次次帮助过咱的恩人,我得想办法帮助他们。”

从1999年的中秋节开始,逢年过节,裴春亮为村里的特困家庭、残疾人、退伍军人以及上不起学的困难学生进行帮助。为家乡修公路、建学校、办医院,为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灾区等公益慈善事业多次捐款,加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裴春亮近10年来的慈善捐款达1.18亿元。

自掏腰包3000万元建设裴寨新村

全体村民告别土坯房住上小洋楼

2005年,裴寨村进行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乡亲们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年轻有为的裴春亮身上,推选他为裴寨村村委会主任。

上任以后,乡亲们艰难落后的生产生活情景,裴春亮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个人投资100多万元为村里架桥铺路、开挖涵洞,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购买两台大型农业机械服务农业生产。

在农村,乡亲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然而,在这样一个仅仅解决了温饱问题的穷山村,实现新房梦谈何容易?

2005年5月19日,裴春亮毅然决定自掏腰包3000万元,挖平荒山,不占耕地建设裴寨新村,让全体村民免费住进新楼房!挖荒山、修公路、打水井、建楼房,裴春亮带领群众日夜奋战3年半,2008年12月21日,一个集160套居民住宅、办公楼、幼儿园、小超市、体育场等配套设施齐全的裴寨新村正式落成,全体村民告别了土坯房,无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圆上了祖祖辈辈的新房梦。

2010年,张村乡党委政府整合山区23个行政村97个自然村3875户1.5万多口人建设裴寨社区,由裴春亮担任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建设同样是不占用一分耕地,平整了荒山坡地1192亩进行建设,到2015年社区全部建成后可节约土地1401亩。为了减轻群众购房负担,裴春亮积极寻求各级部门对社区建设的支持,还自己出资为每户群众资助10吨水泥。社区建设处处彰显着方便群众、以人为本的理念:六层楼房带电梯,家家接通天然气,路灯照明无暗角,社区绿化无空地。

多种渠道帮村民致富

个人出资860万元建设提水灌溉工程

“不能让社区居民住着新房子,饿着肚皮子”。裴春亮和社区两委找项目、跑资金,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实现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项目、就地城镇化、就近能就业、增收能致富的目标。

让村民家家入股份,裴春亮多方筹资15亿元,成立了以水泥为主导产业的春江集团。春江集团现有员工3100名,安置500多名社区居民在企业上班,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利用地理优势,提升裴寨村的商业竞争力,裴春亮带领群众规划建设了商业一条街,把原来坑坑洼洼只有7米宽的道路,拓宽为25米,在道路两旁建起了900多间新颖美观的商业楼房,社区450多名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建设提水灌溉工程,裴春亮个人出资860万元,和乡亲们在工地共同奋战两年半的时间,建成了5000立方蓄水池,铺设了11千米地埋管道到田间地头,实现了自流灌溉。

解决了水的问题,裴春亮带领群众发展高效设施农业。2010年3月,把老村的破土房全部拆除,复垦土地600余亩,建设玻璃日光温室和钢架地温温室,种植鲜切花和无公害蔬菜,成立了裴寨社区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菜农解决资金、技术、销路等难题,并申报了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实现了“农超对接”。裴寨社区高效农业从2010年的250亩发展到1500余亩,建成各类温室750余座,共有350余户、1250多名居民从事高效农业种植,从一开始种植蔬菜到后来种植鲜切花,每亩土地的收益由两万元增加到了6万多元。

实施“情德法治村”理念

让村民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

物质的富有不是真正的富有,而精神的富有才是最大的财富。作为“全国道德模范”,裴春亮提出了“情德法治村”的理念,用真挚的感情温暖人的心灵、以道德的力量鼓舞人的精神、以法律的尊严规范人的行动,把提高村民法律意识、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放在和发展经济同等高度来抓。设置党建、廉政、孝善宣传栏、文化石、道德墙和学雷锋文化长廊,“用行动为党争光”、“孝,不是明天的事,是今天的事,是现在的事”、“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等朴实无华、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党员干部、社区群众传递有形的正能量、鲜明的价值观。

现在裴寨社区的居民,“在路东当农民,到路西当工人,商业街里当商人,走进春江是主人,来到夜校是读书人,住进社区是城里人”。

展望裴寨社区的未来,裴春亮胸有成竹地说:“未来十年,我们将把裴寨社区打造成以鲜切花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为带动的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社区,让大家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2690 2014-04-21 00:00:00 一 10年来慈善捐款达1.18亿元KeywordPh自掏腰包3000万建设裴寨新村
全体村民免费住上小洋楼
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春江集团董事长裴春亮
小时候受到乡亲资助 富裕后决心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