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郑州晚报》创刊65周年 改版12周年 2/2014-04/22/A08/20140422A08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回忆
f0422tjth
f0114xc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回忆
“5岁时,每天在二七塔里钻来钻去玩,想起那段时光还会笑出来”
“那个年代,家人来郑州看我,都会赶到二七塔下拍照留念”
航拍下的二七塔。
上世纪50年代的二七广场。 魏德忠 图
上世纪60年代的二七广场。 魏德忠 图
上世纪80年代的二七广场。 (资料图)
上世纪90年代的二七广场。 白韬 图

“5岁时,每天在二七塔里钻来钻去玩,想起那段时光还会笑出来”

“那个年代,家人来郑州看我,都会赶到二七塔下拍照留念”

自《郑州晚报》之特别报道《光阴的故事》开展以来,在读者圈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特别是人民公园和二七塔这两个饱含郑州特色的标志,把大家带回了童年或青年时代,带回了那个纯真朴素色彩单一的年代。

当读者感谢报道给他们美好回忆的同时,郑州晚报也在此感谢你们为发展郑州的付出与贡献。

今年65岁的朱令先老人说,以前家里没有相机,所以照相是件非常隆重的事情,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因此但凡拍出一张照片,都会十分珍惜,“每张照片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回忆……”

在向本报提供照片的市民中,岁数最大的有30后,最小的是80后,看到了这些老照片,每一张笑脸都是如此的朴实亲切。

1982年出生的龙女士说的一段话让郑州晚报记者难以忘怀:“现在我已经结婚生子,虽然岁月催人老,但看到报道中的老照片后,仍会感到当年在父母怀抱中撒娇的幸福。时代在变,亲情未变,它带走的是岁月,但它带不走的是亲情。”

解放东路将修建广场 范围内市民踊跃拆迁

解放路东头的六路口广场(即二七广场)经市人民政府设计蓝图公布,并出布告通知四周应拆除的商店、住户于六月十五日前拆迁,以便施工修建广场。

为了拆除四周房屋,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决定组织扩修委员会,专门处理此项工作。各被拆户都愿为广大的群众利益自动拆迁,西关大街任全桢的爱人把她吃奶的小孩放在路旁,亲自上房顶拆瓦拆砖,她很兴奋地对我说:“我不等救济和补助,我要提前拆好,让政府修建广场,叫大家都方便。”

六口路大广场的修建工程,定于七月间开始动工,预定五十个工作日完成全部工程。 《郑州晚报》1951年5月30日第2版

效率高质量好 深受顾客欢迎

西大街理发门市部革新成果显著

红旗人民公社西大街理发门市部职工,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服务质量,掀起了大搞专用机具的革新高潮,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个门市部,在大搞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中,专门成立了技术革新小组,先后制成了低压水电烫机、蒸汽吹风机等十余种专用机具,实现了顾客理发不下椅,洗头用水自流化和工具消毒“一条龙”。

上述工具使用以后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如应用低压水电烫和蒸汽烫发之后,头发光滑柔软,而且经济节约。过去烫发头上要加工具7.5公斤重,现在减为1公斤;用电量由220伏特,减为36伏特。同时还可自动降温,不至于烫焦头发。

《郑州晚报》1960年7月4日第2版

德化街夜市见闻

二七塔上的乐曲响了,时针指向晚8点。落日余晖未散,德化街的路灯、店灯、橱窗里的霓虹灯都亮了起来。这条街上90多家大大小小的商店都延长了营业时间,一片繁荣景象。多年来日落而息的“官商”作风开始改变了。

9点以后,德化街两头却另有一番景象。钱塘路口的冷饮摊前顾客络绎不绝;二七广场附近,卖凉席的、卖瓷器的卖字画的个体摊周围,人群熙熙攘攘。“你们为啥不到德化街去卖?”“那儿不让去,这儿是划定的地点。”听商贩一说,不禁使人联想到:多年禁止摆摊的北京东安门大街,在商业改革中破除旧习,夜晚沿街摆起了灯火通明的货摊。把风味小吃、裁剪、小修、小配、冷饮、果品等各类货摊,夜间摆到德化街这块“宝地”上行不行?即使不能夜夜如此,能否搞个周末夜市一条街?

群众需要夜市,大家盼着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把德化街的夜市一条街快快搞起来。 《郑州晚报》1984年6月13日第1版

百日细梳妆一朝展芳容

二七纪念塔将重新开放

藏身于红布幔中的“二七”革命纪念塔,正在紧张的“整容”中。这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馆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于8月24日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宾客。

建于70年代初期的二七纪念塔,曾是我市高层建筑中的“大哥大”。当时,在屈指可数的“制高点”中,若要选一合适位置,总览市区全景,非二七纪念塔莫属。如今我市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这些现代化的大型商厦以烫金的招牌、彩色的玻璃,无时无刻不在展示自己的魅力。相形之下,历经20余载的二七纪念塔却一天天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

经过修整的二七纪念塔“身姿”未变,只是比原来更加艳丽多彩。一些路过此地的市民说:二七塔是郑州的象征,给她梳洗得干净利落,我们脸上也感到光彩。

《郑州晚报》1995年8月17日第1版

■讲述

想起那段时间还会笑出来

□姜先生 61岁

我自小就住在二七塔的东北方向,童年时的快乐时光基本都在二七塔度过的。

当年我才5岁,由于家里穷,和小伙伴们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每天就是在二七塔里钻来钻去,“那时候的塔还是木制的,大约3层楼那么高,里面都是约5厘米的木板搭建。我还经常扒着木板往外看。”

那段时间记忆很清晰,大家天天爬塔,一边爬还一边哼唱“得过老胖胖啊,揣着黄鼠狼啊……”

想起那段时光还会笑出来,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开心了,那时候真的感觉很幸福。

妻子来郑州看我时,都会在二七塔下照相

□秦舒显 75岁

我是开封杞县人,自开封工业专科学院毕业后,来到了郑州工作,就职于河南送变电建设公司。

当年独自一人在郑州工作,父母和妻子带着孩子生活在开封,“那时候一个月的工资就几十块钱,从来没想过买一台照相机”。

此外,在那个年代,郑州能照相的地方也就二七塔和人民公园,因此家人每次来探望时,都会赶到二七塔下拍照留念。

那时候父母还健在,孩子们也还没成年,记得他们每次来郑州都特别开心,因为不但能去公园玩,还能照相……

郑州在这几十年中发展的速度很快,人们能够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和家人生活在一起,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二七塔松柏树移栽记

□读者 徐凤州

双塔建成后要栽松柏树,为此,我们园林部门费尽了周折。几个人乘坐一辆北京吉普,找遍了郊县的角角落落,历时半年,“众里寻她千百度”,终于在新郑一个坟园找到了符合要求的一棵松柏树。这棵松柏树龄近200年,身高12米,树冠直径8米,树上恰好长出了14个树杈,生得枝繁叶茂,树形庄重大气。我们如获至宝,如释重负。

更大的困难是在移栽这棵松柏树的过程中,既要挖出这个“庞然大物”,又要对它秋毫无犯,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当时没有挖掘机械,我们在园林工人中挑选了20名精兵强将,吃住在工地。园林工人挥锹先在大树周边开挖了一个八九平方米的大坑,留下3平方米的树墩,然后用木板将树墩夹牢,用螺丝固定,再谨慎地掏空树墩的底部,不忍损伤大树的一丝根系。

挖树成功,我们请来第三机电安装公司的工程师,还开来了大型吊车和拖车。工人们在树坑一侧挖一个坡,吊车吊起树墩顺坡往坑外拉,在实施了树冠保护措施后,将大树站立在拖车上,因为树身高大在行进过程中还是遭遇了不少麻烦。

运树的大板车缓慢地行驶在新郑至郑州的路上,随从人员前呼后拥,车辆沿途,牵动了军事、铁路、通信、交通、公安等诸多部门。

从移树现场到二七广场,不足50公里的路程,运树车辆走了整整两天。

大松柏树到达二七塔之前,树坑早已挖好。树栽上后,全部用从市郊拉来的好土封埋。树冠遮阳,树坑浇水,树干、树冠定时喷水等保养都有专人全天值班,保证了这棵松柏树的成活成长。40多年来,它和另一棵从碧沙岗公园移来的松柏树一起,一直陪伴着先烈的英灵。

■旧闻新放

郑州市人民政府通告

查本市修建二七交通广场,现在进行全面铺筑泥结碎石路基,不日即作洋灰路面,行人频繁,既易发生危险,又必妨碍施工,自即日起着即暂时禁止车辆通行,所有行人车辆,希尽量绕道行走,兹特制订绕道路线如下:

(一)车站至百货大会会场:大同路—福寿街—解放路—民主路、西一街、西二街—西泰康路—小市场路。

(二)西大街至百货大会会场:西大街—北大街—东泰康路—小市场路。

(三)德化街至百货大会会场:德化街—苑陵街、大同路—福寿街—解放路—西一街、西二街、民主路—西泰康路—小市场路。

(四)西大街至大同路:西大街—南下街—大同路。

特此通告周知,仰即遵照为要。1951年11月4日

■征集令

三项活动邀您参与 共忆对这座城市的情感

1.征集老照片

1949年至2002年的郑州老照片,投稿见报即可获取价值50元的礼品。

所有见报照片将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以及幸运奖10名,分别奖励价值1000元、500元、300元及100元的奖品。

2.有奖问答

本报将从老照片中挑选图片,设置有奖问答题,并提供精美礼品进行奖励和抽奖。

3.专题故事、散文、诗歌征集

《光阴的故事》还将制作一批精良的怀旧专题,征集专题故事、诗歌、散文等。

栏目内容征集电话:

0371-67655293 15803831673 征集邮箱:zzwb06@163.com

栏目商家合作电话:18638929923 马先生

■有奖问答

上期马先生提供的二七纪念塔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答对问题的前3名读者,将获得价值100元的奖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3178 2014-04-22 00:00:00 二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回忆KeywordPh“5岁时,每天在二七塔里钻来钻去玩,想起那段时光还会笑出来”
“那个年代,家人来郑州看我,都会赶到二七塔下拍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