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业内人士称,运动对健康的利好会在一个区间发挥作用 每次跑步低于40分钟、心率比正常高30~40次有利健康 NO!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时节,不少市民也纷纷开始制定运动大计,而跑步就是必选项目。然而最近一条关于“跑步太多太快会缩短寿命”的微博被广泛转载,这不禁给“跑步族”泼了一盆凉水,以至于不少“运动达人”都淡定不起来。甚至有网友称:“这么可怕?我是个田径运动员,那是不是在起步上已经缩短了寿命。”也有网友称:“不可信”。甚至有人欢呼“又找到一条懒的理由了”。“跑步多”真的会影响寿命吗?专家的答案让您吃颗“定心丸”。 郑州晚报记者 李鹏云 网传 跑步每周超32公里、时速超12公里会“折寿” 微博称:在华盛顿召开的全美心脏病组织年会上,美国心血管专家马丁·马苏姆拉公布了他的这项最新研究,称跑得太多、太快副作用会很大,甚至可能引发早亡。一些初期研究证明,每周跑32公里以上、且时速超过12公里,不仅对心脏造成伤害,还可能缩短寿命。 在研究中,马苏姆拉和他的团队从平均年龄46岁的3800多名跑步爱好者中收集数据,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跑步每周超过32公里、时速超过12公里很可能会缩短寿命。虽然尚没有任何一项因素可以解释其具体原因,但专家分析,过大的跑步量可能会使跑步者的身体“负担过重”,从而“可能引发心脏问题等”。 马苏姆拉建议,采用“适度”的跑步方法,即每周只进行2~3小时的跑步运动量,可能最益于延年益寿。他承认,这对于想要参加马拉松或热衷于长跑的人来说,运动量明显不足,但考虑健康的因素,跑步者应避免每次超过1小时的剧烈运动。 现状 运动多为循序渐进,一般人一周不超过15公里 这则引发热议的微博提到了两个数据:一个是每周跑32公里以上,一个是时速超过12公里,这两个数据是跑步减寿的前提。那么,普通人的跑步情况到底如何? 某健身俱乐部资深教练告诉记者,其实每个人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的目的不一样,所采取的运动计划也不一样。生活中,运动大多都是循序渐进的,且微博中所说的数据常人很难做到。 在他们运动场馆,一般人跑步的时速为6.5~8公里,每周3次,一般来说,每次跑步的时间差不多40分钟到1小时。也就是说,一周不会超过15公里。但是,有的运动达人,他的体能很强,那么他就可以提速和加量。当然,这也是慢慢提高上来,不可能一下子就达到。 该教练认为,运动对人体生命健康的利好作用是在一个区间上发挥作用,低于这个区间,人体各项机能(尤其运动系统、循环系统、代谢系统、内分泌系统)就会有所退化。高于这个区间,人体的各项机能趋于过劳。比如跑步过多者的膝关节就会出问题(通常会产生关节积液和软骨慢性损伤)。所以,长期、大量的跑步对于多数人身体都“吃不消”。 这样跑步 每次不宜超40分钟,心率比正常高30~40次 “长期剧烈运动对人的身体有明显伤害,但跑步的量是否合适,这要因人而异”。据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介绍,由于研究方法、样本等方面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一般会有所差异,但跑步的确应该安排合适的强度、时间和频度。 每次跑步应至少持续10分钟,这样才能起到健身效果,但最长不应超过40分钟。一般来说,以感觉呼吸、心跳有点加快,微微有点出汗即可。在每次跑步的过程中,可以拆分为3至4个“10分钟时段”。而且,速度是否合适可以根据心率来判定,一般应控制在比正常心率每分钟高30至40次。平均下来,一般锻炼者每周的跑步累计时间应为150分钟左右,且应等身体恢复后再进行下一次锻炼。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