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6版:登封播报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天里的一抹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春天里的一抹绿”
登封最美劳动者在这里(下)

不分时间、地点,总能看到辛勤的劳动者,他们忙碌的身影、专注的神情,是否会令您感动呢?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展现工人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登封市总工会联合郑州晚报·登封播报在全市开展“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经过层层选拔,特刊登其中8位“最美劳动者”典型事迹。

郑州晚报记者 袁建龙 登封播报 刘俊苗 通讯员 石红军 文/图

劳动身影一

“警察闺女”“警察妈妈”

群众心中的好警察

登封市公安局中岳派出所周丽萍

本科毕业的周丽萍,2003年起开始从事基层公安民警工作,2005年调至中岳派出所,先后担任过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2007年10月,因多年兢兢业业,被上级领导及有关业务部门肯定,任命为中岳派出所副所长兼户籍内勤。

只为群众办实事

“以前隔着玻璃办户口总觉得警民的距离很远,现在好了,可以和民警零距离接触了。”前来办户口的刘大爷高兴地说。周丽萍工作中认真接待每一位群众,组织各种便民服务绿色通道,发放警民联系卡,便于群众办理户口,也减少了群众不必要的往返。

2009年,一个可疑男子出现在户籍大厅,周丽萍立即警觉起来,对照网上“全国在逃人员名册”,确定该男子是网上逃犯。“为了不打草惊蛇,我直接带他去采集室照相,然后安排人员将其抓获。”从事户籍民警工作,周丽萍先后抓获了4名“网上逃犯”。

多年来好评不断

“谢谢警察阿姨!”2013年,中岳办花楼村12岁的小璐,兴奋地向周丽萍道谢。小璐因家庭原因,与奶奶生活在一起,一直没有上户口,也无法就近入学。“多亏了周警官,把我孙女的户口给解决了!”康村一位老大娘提起周丽萍就夸。2007年,周丽萍下乡走访,看见一个老大娘抱着一个婴儿:“我当时询问了情况,婴儿身世可怜。”周丽萍主动到医院调档案,协调办理出生证明,为女婴办理入户手续。

“从一点一滴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周丽萍在工作那一天起就立下的信念,“我将会永远循着这个理念走下去”。

劳动身影三

久病床前无孝子

他用行动回答“NO”

国投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程晓伟

程晓伟,登封市告成镇水峪村人,在国投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安全监测信息队从事井下监控维修工作。14年前,程晓伟的母亲患脑血栓偏瘫在床;4年前,父亲脑中风引起右半身偏瘫。多年来,程晓伟照顾双亲没有半句怨言,他用行动告诉世人:久病床前有孝子。

家庭突变 母亲生病

2000年4月的一天,程晓伟护送突发脑溢血的母亲去医院后因公司有事先行离开,等第二天凌晨再去医院时,“我看见母亲输着氧气,已经不会说话了,父亲在一旁流泪”。那时的程晓伟刚结婚2个月,家里没有任何积蓄。程晓伟当场对父亲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母亲的病治好。”随后漫长的10年,程晓伟除了上班,就是在家照顾母亲。

祸不单行 父亲倒下

2010年秋,程晓伟的父亲半夜给母亲翻身时,中风摔倒。当时,程晓伟正在井下工作,接到电话到医院看到病床上的父亲,一个男子汉竟然哭起来了,“父亲是为这个家操劳成这样的,是我不孝,没有照顾好他们”。程晓伟的父亲虽半身瘫痪,但心里很清楚,没有任何责怪他的意思,这让程晓伟很内疚。

侍奉双亲 我的义务

“生活在考验我,我一定要坚持住。”程晓伟经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他除了开会和学习,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和妻子一起照顾双亲,煎药、擦身,做父母容易消化的饭菜,拉着父母到街上浴池洗澡、理发。“必须让父母干干净净,有个好心境。”这是程晓伟照顾父母的准则。

劳动身影二

创新技术

节省资金百万

国投新登郑州水泥有限公司韩丙合

他今年50岁,先后从事掘进工、机修工、电焊工等工种,却拥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从2008年开始,他带领车间员工共完成大小技改20余项,为公司节约资金近百万。他,就是国投新登郑州水泥有限公司的韩丙合,“郑州市劳动模范”,“郑州市最美一线工人”。

学习马不停蹄

韩丙合刚满18岁就走上了工作岗位,工作之余的他经常抽时间向身边同事学习。在韩丙合看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做一个多方位人才,可以在工作中随时自行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2011年3月,韩丙合被调到原料车间任车间主任,自行设计绞车并自主更换立磨辊皮,为公司节约检修费用5万余元。

2012年,进行石灰石取料系统改造,为公司节省成本资金10万余元。韩丙合多年来的技术革新,共为公司节省近百万元。

工作永远第一

在韩丙合的心里,工作永远第一。2009年的一天,韩丙合刚下班回家,公司就打来电话称机器出现问题。韩丙合二话不说推起车就往外走,妻子在后面喊:公司离开你就没人了?“他们需要我,我必须立刻赶去。”

为了工友的安全,韩丙合自费制作安全版面。为了使车间全体员工的思想素质得到提高,韩丙合积极支持配合领导组织员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面交流,在车间内部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经过车间全体工友的努力,2010年,原料车间获得“先进集体”称号,车间的班组连续4年获得“先进班组”荣誉。

劳动身影四

殡仪工作13年

用“心”为生命送行

登封市殡仪馆服务科景长有

今年52岁的景长有,家住登封市崇福路东,是登封市殡仪馆服务科科长,从事殡仪工作13年,因工作中上进用心,2006年获得登封市“民政系统劳动模范”、2008年获郑州市“殡仪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10年,在郑州市举办的殡仪服务技能比赛中,获得个人成绩“一等奖”。

工作率先走在前

登封市推行火化后,部分群众受固有思想影响,偷埋乱葬行为时有发生。2006年殡仪馆接民政局执法队通知,协助执法队到告成镇田家沟村起尸。由于时间过长,尸体已经腐烂,大家都不愿意上前。为了做好工作,让死者尽快安息,景长有带头主动拿起塑料包装装运尸体。

有一次,大冶镇一村民去世,殡仪车因下雨路滑不能进村。无奈之下,景长有带着工人抬着遗体走了10多公里路。多年来景长有配合局执法大队,火化的尸体达80余具,为登封殡葬改革顺利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用心服务离别人

“失去亲人的痛太深了,我必须以优质的服务,最大限度减轻和缓解丧属的苦。”景长有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08年,君召乡常寨村群众举报有家属不准备将死者遗体火化。在现场,丧户亲属骂成一片。景长有耐心劝说,为他们讲解国家的殡葬政策,最终丧属自愿火化。有一次遇见一具车祸遗体,面目全非,气味严重,景长有默默地为亡者净身,拼接四肢,“当时丧属很感动”。

“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丧户、方便丧户。”景长有坚持为每一位到馆亡者做好服务,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安息。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3960 2014-04-24 00:00:00 四 “春天里的一抹绿”KeywordPh登封最美劳动者在这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