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6版:TOP旅游 游记 上一版3
千年古村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年古村

诺邓

行者档案 人物:刘爱玲

职业: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行者感悟:第一次听说诺邓,是《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那里有古老的盐井和美味的火腿。第二次听说诺邓,是从驴友的赞叹里,说那里尚未开发,有着古朴的民风和最原始的建筑。

第二天清晨迫不及待去看诺邓风貌。果真如清代云龙知府王符描绘的那样:“峰回路转,崇山环抱,诺水当前,箐篁密植,烟火百家,皆傍山构舍,高低起伏,差错不齐。如台焉,如榭焉,一瞩而尽在目前。”看来这么多年,村落的模样依旧没变。

灰色的瓦房,简单古朴;石头垒的墙,粗粝而稳重。村落依山而建,石阶蜿蜒而上。山顶有一棵大青树,附近聚集着众多的文物遗址。村子不大,玉皇阁,文庙,武庙,龙王庙一应俱全。古盐井遗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盐马古道依然都在。

走在这样的村落里,恍惚有一种穿越感。写在村民脸上的满足和幸福仿佛千年来从未改变。不仅村民安逸休闲,就连那些家畜,看见陌生人,也是宠辱不惊的神态。马儿会怡然自得自己托东西回家,猫儿会躺在游客腿旁晒太阳。就连我的心思,也被古村的安逸浸润得舒展开来,就像是水中的那一粒茶叶,从一颗小小的坚硬,慢慢伸展成最原始的姿态。

原始姿态

既然是来过年的,不得不提下美食。诺邓的火腿是排在第一位的。它独特在哪儿呢?没错,就是腌制火腿的盐巴。这盐就来自村头的那口千年古盐井。工序自然是最古老最传统的方法。汲水、熬卤、晒盐、装模。那盐我见过,雪白雪白的,跟我们平时吃的加碘盐不一样。它天然含钾,用它腌制出来的火腿经久不腐,越陈越香,3年后可生食。蒸熟后晶莹透亮,颜色生动,宛如国画。食之鲜而不腻,入口即化。

除夕那晚,我跟客栈老板一家欢聚一堂,边吃美味,边看春晚等新年。酒,是自家酿的苞谷酒,50多度,入口柔,味醇厚,呷一口,回味无穷。肉,是自家腌的火腿,蒸、煎、炒、炖,样样齐全。蔬菜,是自家田里种的,有萝卜,有青菜,都是纯天然的。就是配菜的芦笋、木耳也是山里的野物。这样的家宴在他们看来是极普通的,对于城市里的人来说则是极难得的。当习惯了各类添加剂的舌尖吻上最简单最原始的食材时,舌尖立刻变得灵动和曼妙起来,跳起舞蹈向牙齿和胃表达她的快乐。

诺邓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简单,就是快乐。

诺邓火腿

访古探幽

诺邓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自唐代南诏时期1300年村名未改。果然称得上“千年古村”。我一定要去访古探幽,去古村过个春节。

说走就走。除夕前夜,我背起行囊,从丽江古城坐公交到下关,然后乘大巴去云龙县城,诺邓村离云龙县城7公里,不通车,只能包车进山或者徒步。

等我到了云龙县城,天色已经苍黑。去村里的三轮车已经回家,只剩下价格昂贵的面包车在招揽生意。不想在县城里住宿,就谈妥好价格,朝村子出发了。

一路蜿蜒,绕过了很多的S弯,我彻底失去了方向感。司机把我放在一个平坦的地方,就回去了。我无助地站在漆黑的平地上,不知道该往哪儿迈腿。四周黑黑的,绝对是伸手不见五指。只看得见对面山坡上的几盏灯光。

就着满天的星光,我开始朝着有灯的地方走去,过了一道木桥,以为那是朝山上走的路,谁知道蹿出几声犬吠,原来是走到了一户人家院里。赶紧原路退回,继续等在原地。后来,还是村医的妻子下山来背药材,才将我带到村里,并找了客栈住下。

行者感悟,与你共鸣主持:郑州晚报记者 慎重

如果你在路途中,有过心灵震颤;如果你在旅途中,见过窒息美景;如果你在旅途中,目睹奇闻逸事。我们给你一个自由畅谈的平台,为你启动“行者感悟·游记”专栏,欢迎你通过《郑州晚报·TOP旅游》与我们互动。

郑州晚报“TOP旅游”投稿邮箱:18003819805@189.cn

欢迎致电:18003819805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4817 2014-04-28 00:00:00 一 千年古村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