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视觉周刊 发现中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另类村民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犁面沟”纪事(二)
另类村民梦
夜来临,老村落一片寂静,艺术家的小院子的地板上依然铺着灯影。在时光慢慢流淌中,空气中飘动着梦想。
在房东老杨看来,艺术家的画作很“好看”,但“不太像”。
锈迹斑驳的铁门见证了犁面沟的历史。
古老的房屋因与艺术结缘再现生机。
夜幕下,不经意间的行为艺术。
在自己的“地盘”钉上标牌,用于提示。
自力更生绷画布是驻村画家的基本功课。
常常有人慕名参观工作室,但都是匆匆过客
在原居民眼中,村落中的艺术家很另类。
石头被艺术家挂上枝桠后便不是“石头”,而是作品,常常引来不同观众的争议。

“那是啥意思?到底啥意思?”

最初,世居于此的村民对于“新晋村民”的一举一动都感到好奇,他们想打破砂锅问到底。现在他们不再连珠炮似的发问了,他们远远地观望着,时不时还背着手、咂摸着嘴走近欣赏一圈……

郑州晚报记者 王战龙/文 河宁 实习生 齐佳敏/图

犁面沟隶属于登封市玄天庙乡,是个有着7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位于少室山连天峰下,南临禅宗音乐大典,北依少林寺,距离登封市区仅有5公里。

沿一条小路进去,经过茂密的杨树林,豁然开朗,一溜平房和二层小楼错落有致。

村子的最深处是代表着村民最早的生活状态——临山而建的院子,典型的中原四合院造型,进入院子,拾阶而上,最高处的房屋里面的墙上有座小门,推开门,直接可以登上山。

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们都搬进了山下的楼房,老式的院落逐渐废弃,常年无人居住,很多院子都是杂草丛生,破败不堪,有些墙体、屋顶等地方多处坍塌。

张伟民和他的朋友们看中的恰恰是这些像废墟一样的老院子。

“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但又有嵩山文化,中原文化的根基。”另一成员张卫星说,尤其是村庄尚保留完整的旧式院落,多是中原传统的三进式院落,石墙青瓦,中原传统的建筑之美跃然而出。自由艺术家张卫星在自己院子门口的一小片空地上,放置了一个铝合金质地的大门,废弃的柜子上面随意地摆上几块石头和土,中间是一小块麦田,形似一个躺着的人。

“躺着的人就是我。”张卫星给它起名为“大地艺术”,大意是随着麦子的种植、成长、成熟,代表着人与自然,植物和人之间生命的关联,传递一种“人应该生活在自然中的浪漫生活方式”

“那是啥意思呀?”村民看不懂艺术家的布置,多数的时间,他们只是在远处好奇地观望着。

张卫星的小院子里还有一张铁丝和树枝织成的网,“什么意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张卫星说,艺术创作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必须依附一张产品说明书。

犁面沟村民也有着自己在艺术上的代表作——荆条,早些年间,经济不发达,世居于此的村民“靠山吃山”,用漫山遍野的荆条编织着各种漂亮的物品对外出售,比如,篮子,箩筐,甚至是自行车篓子。

“说不上啥手艺,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老一辈的村民不认为自己编织的是“艺术”。

“你那说得不对,那绝对是艺术和现实的完美结合,那都是艺术的衍生品。”一个艺术家较真地说。

四十出头的杨会祥是村里公认的“农民艺术家”,他擅长雕刻,在村里带了两个徒弟,以山里的石头为原料,雕刻成各种形态的景观石,在少林景区附近出售。最近,少林景区附近严禁类似产业买卖,他才回到了家。

村庄更多的人选择了出外打工,“大部分是泥瓦匠,也有一些是开车的”,留守在村里的大都是上了年纪老人还有孩子。

2012年年初发起时,“犁面沟艺术部落”不过10人,现在已经聚集了一批从事绘画、书法、雕塑、摄影、音乐、设计等各个行业的艺术家30多人。

在张伟民、张卫星这些先期拓荒者的“开疆辟土”下,村里那些废弃多年的院落被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恢复老院子部分的居住功能和展览功能,犁面沟的空间布局也雏形初显。

“犁面沟艺术部落”的空间配置大致分为三块:一是村子深入老四合院儿基础上修葺改造的小型艺术展览区;二是首批发起成员的创作、生活区;三是用于接待国内外艺术家参观创作区域。

张卫星说,这种“三位一体”的艺术主题结构布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遁入深林的隐居生活,而是面向社会开放、代表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艺术传播与互动平台。

犁面沟艺术部落旨在用艺术创作勾连过去与现在、城市与农村、现实与梦幻,从大城市作一次形式意义上的出走,进而精神层面上的出走,走回自然。廓清城市与农村、现代和传统并不相悖的真相,犁开生活表面的干涸假象,看到生命艺术潜流的再一次泉涌。

犁面沟,这个鲜为人知的山村正在发生着变化,有一天,它或许会长成像北京798艺术区、宋庄那样的艺术聚集区。

犁面沟·世说新语

之一

余晨行至《少林音乐大典》门前,微汗,心旷。依树眺望嵩岳美景,忽忆前日夜,与廖虹大师居“归人楼”无事,畅饮至子夜,酩酊夜游。予视楼内有丈八红缨,负肩,伴长发大师旁,做侠士状,大呼:“利器在手,三、五歹人莫之敢近。”防小人夜半对长发之歹心。

至“音乐大典”,兴尽,返。在部落大石头前,伫一白色轿车,思之可疑,观之微动,似在行唐人“爱晚亭”意境。

吾与大师过不敢言。

之二

吾游居犁面,午,治四素肴与友预食。三人入,言为洛邑艺术人士,楼主朋友。余观之,一男,胖、大、高,著短衣,秀发及肩;另一男,清瘦且短,亦秀发飘然;一“无门”绿衣黄裳,做竹竿立,且短红发直立。

三人入楼观。俄尔出。胖大高者临桌瞰,徐徐云:“观此楼中,此四肴最佳。”

之三

房东老杨,乃一绝佳泥瓦匠。午后无事,临厅观画。晚,廖虹、卫星及吾与老杨小酌,言及下午观画事,老杨心得颇多。

老杨云:“姜××的摄影,如好泥匠砌墙,横平竖直,砖砖有序;廖大师为画,却似与其作对,竖直码砖,技术高难;于××的油画,则是随意摆石,却也错落有致;最可笑的是一个照相的光头,拿着一个黄头老相机,一边摆弄,一边说是‘世界唯一’。”

吾等三人大笑不禁,廖虹竟食入气管去卫生间大咳。

之四

张卫星、夏晏,聪明绝顶之士也。星为兄,晏为弟,具善摄影之技,屡获宇宙内外多项大奖。周日,两友相聚犁面沟,对视“的脑”(土语:头),竟“相看两不厌”。

卫星曰:“寒风过岭,兄顿觉顶上寥落。”

夏晏云:“见贤思齐,弟的坡上亦是草黄茅稀。”

之五

〔学鲁迅《藤夜先生》笔法。贺犁面沟微观艺术展开幕〕

登封也无非是这样。犁面沟槐花盛开的时节,望去确也像天上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艺术家”。他们有的头上垂着长长的辫子,有的光着亮晶晶的脑袋,有的打着漂亮的雨伞,有的倒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很有点山季伦(山简)的风范。

时,微雨。男男女女的艺术家们在泥泞地乡路上扭来扭去,实在是标致极了。

是日2014.04.25

作者赵彬,作家,常驻犁面沟艺术部落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4834 2014-04-28 00:00:00 一 另类村民梦KeywordPh“犁面沟”纪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