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80后、90后
不爱炒股
股民后继无人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A股沦为“绞肉机”
逾300万户股民含恨离场
80后、90后
不爱炒股
股民后继无人

A股沦为“绞肉机”

逾300万户股民含恨离场

80后、90后

不爱炒股

股民后继无人

昨日,沪指重挫1.62%,直逼2000点大关。股指连续下跌的背后,是一批批股民含恨离场。统计显示,在A股账户总数逐年递增的同时,选择“零持仓”的账户数量两年内增加了309万户。特别是80后和90后,对股市更无兴趣。回想2006年至2007年的开户狂潮,我们不禁要问,激情燃烧的股民们都去哪了?

郑州晚报记者 徐刚领

沪指再度考验2000点支撑

昨日,市场受IPO审核将重启等利空影响,低开低走,板块齐跌,仓储物流、半导体、环保、互联网、化工等板块,次新股、卫星导航、土地流转等题材概念跌幅居前。两市近百股跌停、逾千股跌超4%,而仅有200多只个股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报2003.49点,下跌33.03点,跌幅为1.62%;深成指报7240.46点,下跌83.19点,跌幅为1.14%。

昨日,一直看空的职业投资者股锋提醒说:“不要再迷信2000点是什么底,这种想法只会让你越亏越多。政策托不住,主力更不会有那么多善心,散户哀叹抱怨也感动不了管理层的铁石心肠!”

80后、90后不爱炒股

记者从郑州市多家证券营业部了解到,目前,从资金活跃度来说,60后和70后的账户比较活跃,资金量也较大,十几万元到上千万元的都有。但是,80后的僵尸账户较多,要么账户基本没钱,要么深套着当“鸵鸟”。

据介绍,大部分80后都是在2006年到2008年开户进入股市的,当时,行情大起大落,胆大的股民在牛市中的确赚到了钱,但是更多的人是高位一直持股或者加仓,在随后而来的超级熊市中损失殆尽。因此,80后对于股市基本没有什么好印象。相反,60后、70后在股市里待的时间更长,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轮回,变得较为理性和成熟,同时,60后、70后的闲散资金更为充裕,也为炒股提供了便利。

80后、90后更爱余额宝

昨日,华泰证券分析师葛志伟说,当下炒股的80后、90后非常少。现在股民仍以60后、70后为主力军。80后与90后多数没有经历过大牛市的行情,有的80后初入股市,就是A股股指高悬之时,被迫“腰斩离市”,从此对股市失去了信心。目前看来,他们更喜欢余额宝、理财通等,喜欢购买固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当然,这也与沪深股市没有赚钱效应有极大的关系。如果有赚钱效应,相信他们也会进入市场。“有一点需要指出,80后与90后理财不会像60后70后那样专注,牛市来了,他们也可能只是购买基金。”

记者了解到,80后最为喜欢的P2P网贷理财平台,尽管投资风险颇高,但是较高的年化收益率,还是让80后趋之若鹜。

A股逐渐去散户化

余额宝不仅吸走了股市的资金,还让股市的投资者面临后继乏人的尴尬境地。最新数据统计显示,余额宝的用户规模达到了8300万户,已经超过了6700万户的股市投资者开户数。更为要命的是,从余额宝的用户年龄和地域分布来看,余额宝的用户年龄以25岁至35岁为主,这表明余额宝已经成功地俘获了80后和90后的理财之心。80后和90后已经初步养成了通过互联网理财的习惯,余额宝用户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这意味着最具股市投资资金实力的地域人群已经抛弃了股市。

也有市场人士认为,A股股民减少或是去散户化的结果。从公募基金、基金专户,到券商集合理财计划、信托计划、阳光私募,形形色色标榜“专家理财”的投资产品,的确让部分散户离开了股市。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5122 2014-04-29 00:00:00 二 80后、90后<BR/>不爱炒股<BR/>股民后继无人KeywordPhA股沦为“绞肉机”
逾300万户股民含恨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