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 TOP生活 潮流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浩昌(新密)循环经济产业园成“环保楷模”
摆脱假日拥挤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零填埋零焚烧零排放零能耗零工业用水
浩昌(新密)循环经济产业园成“环保楷模”
填补城乡固废综合处理、交叉利用和园区化经营模式空白
固废处理中心俯瞰图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困局,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处理之路?近年来,此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对此,中国浩昌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回答是,对城乡固废采用“园区化”的集中处置与综合利用,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循环交叉利用,实现零填埋,从而减少了现行的填埋、堆肥、焚烧常规垃圾处理方法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郑州晚报记者 王一品

兴建首个城乡固废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

2012年9月,全国首个城乡固废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浩昌循环经济产业园在河南省新密市动工兴建。该工程被郑州市列入2013年的重点环保项目,由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设计,中国浩昌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兴建,开启了中国城乡固废处理新模式的探索之旅,志在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污水厂污泥、人畜粪便、农林牧废弃物等城乡固废无害化综合处理,交叉再生利用。

据了解,中国浩昌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公司2009年成立伊始,便开展了“专注固废处置,倡导生态革命”的研发与实施,几年来,该公司依托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环境卫生协会、西安墙体材料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作为技术支撑,经过研发团队的不懈努力,先后对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污水厂污泥、人畜粪便、农林牧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处理实现了“一站式现代化工厂”的技术革新,尤其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上,该公司继卫生填埋和焚烧发电等落后传统的处理方式之后,科学发展、完善和创新了综合循环利用的技术工艺,真正打破了城乡固废处置的高能耗、高污染、浪费土地的环境风险壁垒。为此,该公司荣获了国家城乡固废处理的多项实用型专利技术认证。

真正实现城乡固废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2013年10月,新密市城乡固废无害化综合处理项目建成启动试运营,处理工艺采用“多种垃圾综合分选预处理+有机成分厌氧发酵+塑料回收制油系统+热解气化系统+建材制造系统+活性有机肥系统”。经过半年调试,2014年4月正式投产,每天处理生活垃圾700吨,生活污泥100吨,建筑垃圾1000吨,餐厨垃圾50吨、年产保温墙砖6000万块,真正实现了城乡固废无害化处理的目标。

项目运营以来,得到社会各界尤其国内外垃圾处理方面权威专家的一致认可。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铁岗评价这个项目时说,思路超前、工艺技术布局合理、产品合格,有可能颠覆传统城乡固废模式,创造浩昌新密模式,影响了行业标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项目还受到了政策性银行和国内外多家环保基金的积极关注。央视在该项目建设与运营过程中进行了三次专题报道,深圳、香港等地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该项目的建设运营,填补了国内城乡固废无害化综合处理、交叉再生利用和园区化经营模式的空白,具有广泛而长远的社会效益。为中小城市城乡固废综合处理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和整体解决方案,在国内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项目的建成投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将改变行业内的经营思路和地方政府的投资管理模式,项目极具可复制性。

将达成至善生态效益的五个“零”

据公司董事长李明泽介绍,未来几年的目标是在已投入运行的城乡固废综合处理园区基础上建设中国浩昌(新密)循环经济产业园,提升到涵盖城市矿产处置、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光伏有机农业、万户绿色文化家园等五大功能组团,生态效益直接覆盖万亩土地,惠及80万城乡居民,由内循环、外循环、循环支撑的三大体系构成。将达到有机物、能源、水、空气互相循环的低碳经济效益,致力于低碳经济,达成至善生态效益的五个零:零填埋、零焚烧、零排放、零能耗、零工业用水。

生态失衡比经济危机更可怕,发展经济应该从环境保护做起。“至善,环保。”浩昌人正以弄潮儿的全新姿态投入到以“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循环利用、美丽中国、贡献世界”为使命的环保大业中。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5257 2014-04-29 00:00:00 二 浩昌(新密)循环经济产业园成“环保楷模”KeywordPh填补城乡固废综合处理、交叉利用和园区化经营模式空白零填埋零焚烧零排放零能耗零工业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