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助有门,将设统一受理救助申请窗口 阳光救助,将建社会救助家庭信息核对平台 精神救助,将由物质救助转向心理疏导、精神慰藉 困难群体不知道去哪儿求助,谁能管自己的事儿……本月起,遇到这种情况可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的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去求助;随着社会工作者的全面参与,今后的社会救助将从以往简单的物质救助而转向心理疏导、精神慰藉。国务院最新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从本月起实施。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贯彻该办法,我市已确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社会救助工作宣传月”。 办法明确了哪些救助制度?解决群众哪些困难?如何能让困难群众及时获得救助?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市民政局社会救助处处长涂擎,对该办法进行了“落地”解读。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求助有门 街道办事处将设统一受理窗口 《办法》对社会救助进行全面规范,首次将事关群众基本生活的各项托底制度,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制度以及社会力量参与作为基本内容,形成了完整清晰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如何能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及时获得救助?”涂擎表示,作为该《办法》的亮点之一,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建立统一受理社会救助申请的窗口,及时受理、转办申请事项。同时,当申请人难以确定社会救助管理部门的,将可以先向社会救助经办机构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求助。 “这样一种‘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方式,也将是我市社会救助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她表示。 临时救助 政府将为遇到突发困难群众“兜底线” 作为贯彻该《办法》的一个有效举措,我市近期将有望出台相关办法,为确实有困难的市民“救急、救难”。“比如,有一些市民家庭出现了突发性的困难如大病、灾难等突然致贫,政府将为这部分困难群体提供相关帮助,也就是做到‘兜底线’,帮助他们度过暂时性困难。”涂擎表示。 阳光救助 年底前建成救助信息核对平台 “实施社会救助既要防止救助不力的‘冷漠病’,又要杜绝盲目攀比和‘养懒汉’现象,防止‘漏助、错助、骗助’行为。”涂擎表示,因此,为防止“人情保”、“关系保”,我市将力推“阳光救助”。 在农村低保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县(市、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三级低保信息长期公示栏制度。 城市低保方面,我市将加快推进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作为全省试点城市,年底前,我市将由公安、工商、税务、民政、房管、住房公积金、人社等多个部门联合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为审核认定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依据。 ■相关新闻 八大爱心工程 为万名贫困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 今年,我省将为符合条件的10000名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提供救助。昨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2014年河南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我省贫困残疾儿童带来了多项利好消息。 郑州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王治 重点实施八大爱心项目 ●救助贫困聋儿945名。其中,为385名中低收入家庭的聋儿配发人工耳蜗,手术及调机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万元,训练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4万元;为360名贫困聋儿配发助听器,助听器验配调试服务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00元,训练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万元;为200名特困聋儿提供一年的康复训练补助,训练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万元。 ●为500名贫困肢体残疾儿童实施矫治手术,手术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万元,术后康复训练费每人补助标准为6000元,矫形器配置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00元。 ●为2320名贫困脑瘫儿童实施康复训练,训练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万元,矫形器配置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00元。 ●为440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实施康复训练,训练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万元。 ●为685名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实施康复训练,训练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2万元。 ●为200名贫困低视力残疾儿童适配助视器,配置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000元。 ●为350名贫困残疾儿童适配假肢、矫形器,配置费每人补助标准为5000元。 ●为4560名贫困残疾儿童适配轮椅、坐姿椅、站立架及助行器等辅助器具,配置费每人补助标准为1500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