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8版:登封播报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休憩
悠然
归途
晒暖
浓郁的乡土气息给蜜腊山增添一股神秘感
在南窑村西南部,有一条干涸的小溪道,道边卧着一个直径约5米的大石头。据78岁的村民梁西更介绍,该石头名为古石,自他爷爷辈记事起,就有它的存在。“为此古石还建造了以它命名的古石庙,及其匹配的堂子庵。”随着时间流逝,年久失修,现在都已破败不堪,然而,这个历经风霜洗礼的“庞然大物”依然盘踞山野中,“成了俺村尽人皆知的古物。”梁西更指着古石头,一脸
夏天,与好友相约蜜腊山,在山林鸟鸣间,找一歇息之地,谈笑风生,玩游戏,在未被开发的山野间,脚踩蜿蜒曲折的山路,感受别样的原始森林气息。

美丽的“原始部落”蜜腊山

从登封市白坪乡南窑村向南望去,蜜腊山呈马蹄状坐北朝南,好像一把太师椅稳稳地安放在群山之中。蜜腊山山势险峻,树木茂盛,风景秀丽。关于它的名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登封播报 李剑 刘俊苗 胡建邦 刘弋楚 刘少利 付文龙 文/图

美丽的传说,回味无穷

很久以前,蜜腊山下张棉花的母亲得了怪病卧床不起,小棉花为给母亲治病,整天上山打柴,磨得两只小脚鲜血直流也不歇息,被人们公认为孝子。这天,棉花遇到的白胡子老人告诉他说:“这山上石洞里有一窝蜜蜂。你在竹竿头上卷张烙馍,朝蜂窝一戳。你拿这张沾上蜂蜜的饼让你娘吃,你娘的病就会好。”

棉花娘的病好了之后,村民便把这个山叫做蜜腊山。

目前,南窑村准备利用当地的山水,黑色沃土进行绿色种植和养殖开发。也许很快,这里的绿色产品会同过去的美丽传说变成真正景色怡人的游玩胜地。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南窑村境内5000亩森林,鸟语花香,构成了一幅恬静而美好的秀山居图,这里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红色文化。然而,却因这里种种厚重的旅游文化资源尚待开发展示,被誉为是藏在大山深处的“原生态村落”。

据南窑村支部书记张占枝介绍,1945年2月,王树声率领大部队,与先期到达登封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豫西抗日先遣支队会师。其中,掩护撤退的八路军一个排在三元堂子坡与尾随而来的1000多名日伪军血战,击退日伪军十几次进攻。此战为河南军区驻扎箕山奠定了基础。

杨二郎担山撵太阳

蜜腊山上不乏美丽的传说:相传,杨二郎担山撵天上的九个太阳,并捉到八个压于蜜腊山下。从此天上就只有一个太阳。

听着这美丽的传说,不知不觉到了山下。抬眼望去,这山真的很美。经过攀登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站在高高的山峰上,收尽了山野美色,眼下的景色与山下迥然不同;向走过的地方望去,顿觉天地之大,自然之博,望着远方的城市,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突然释怀,体会到这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百年老柿树的见证

山腰上有一棵郁郁葱葱的柿子树,英姿飒爽地矗立在半山路旁,盘虬卧龙般的枝干,遮挡了整个路面,山风吹过,“唰唰唰”清脆悦耳的树叶碰撞声,给路过的行人带来一曲美妙的音乐。

据本村74岁老人梁军说,柿树至少有一百多年了。从她见到这棵柿树,一直都是这么茂盛,“天热的时候,柿树下是人们乘凉的好去处。”

每年9月份,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喜庆地挂满枝头,路过的行人可以随意采摘。梁军老人说:“这棵柿树的产量非常高,每年能结七八百斤柿子,那味道直甜进心里。”

蜜腊山简介

“蜜腊山万丈高,不及嵩山半截腰”这是民间传说蜜腊山高度的真实写照。蜜腊山位于登封市、汝州市和禹州市的三市交界处,在登封市西南的白坪乡南窑村。因古时候该山的蜂蜜治好了一位老太太的病,并使一位财主贪心蜂蜜的特用而致死的故事得名。蜜腊山有杏树、柿树、核桃树等多种野生绿色果树;有黄芪、柴胡、何首乌等十几种野生名贵药品;还有狼、獾、白麋子、野鸡、呱嗒鸡等多种野生动物。蜜腊山还是河南抗日时期的省政府所在地,也是抗日先遣支队皮定钧司令员在河南的指挥部和根据地,著名的堂子坡抗日保卫战即发生在该地的堂子庵的堂子坡。

旅游线路:各地游客到达登封市之后,再到白坪乡,之后沿西南方向的柏油马路到该乡的南窑村即达蜜腊山。(登封到蜜腊山全程大约20公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7306 2014-05-08 00:00:00 四 无标题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