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TO,是“十月革命” 还是“乌托邦”? ■酒道天下 2014年的春季糖酒会有两个大赢家:一个是杨凌江的商业连锁“1919”。给我的印象是企业仿佛都以与成都“1919”握手而荣,他与众多品牌签的销售合约恐怕早已突破去年业绩的多少倍,也不知道他能消化的了吗?只能说看不懂。另外一个就是论坛不约而同的大热门话题——“OTO”。金融大鳄、电商新贵、新闻媒体、行业领导和专家齐声追捧,也许是淘宝网这两年的奇迹刺激得了,仿佛企业不OTO就会前景暗淡,甚至死去。 私下里看许多业内人士的微博,其中不乏吐糟者呕啊呕。十几年前,网络泡沫崩盘之时,上万亿的资金好像只留下少数几个,至今多数尚靠资本注入而活着的,其中就有后来者居上的马云和淘宝网。即使是淘宝网,据说里面的大多数商家也是赔钱的,其正面临着今年预计突破500亿目标后的首个发展拐点。外人看到的只是鞋子的样式和价钱,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人自己知道,真不知道那些唱好者在网上买过东西没有?一个在技术上还不成熟的OTO是不是能够迅速崛起真还是个问号。 会议期间看到茅台和郎酒等的整顿电商声明,行业解读为酒类大鳄封杀电商。唉!既知如此,何必当初。今天粉墨登场的OTO是不是就是换了身衣服的电商?真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不明就里的企业老板跟风成了先驱或者先烈。 首批OTO的酒企业已经诞生,仔细观察,都还是些或不靠谱、或问题缠身的牌子。这更坚定了我逆潮流给大家提个醒的决心:在前景不明时绝不做第一,但前景明朗时一定要永超第一。一个“乌托邦”式的美好理想变成“十月革命”,中间还应该有“巴黎公社”式的探索和挫折,其间的多数企业应该是折腾不起的。但是,苏俄工人武装攻打“冬宫”的炮声隆隆而起时,我们也不要消极等待。“消费盘中盘”既然非洋河最早采用,但蓝色经典却靠奋起执著,追成了诸多个行业第一。 OTO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发展途径和商业模式问题,改变消费者消费习惯和经营者经营惯性的问题等。其实,按照先易后难和聚焦运作的原则,OTO最应该首先做的是厂商互动平台,成为生产流通的互动服务商。其后,才是酒品牌和终端店互动的交易平台,成为流通环节革命的工具。最后,才是生产厂和消费者的互动交易服务网,实现乌托邦式的OTO。当然,发展试验区域也最好从一个较小的地区做起,然后走向全国。 OTO的组织模式,根据市场发展阶段不同其自然表现形式也大不同:第一阶段恐怕是“酒交所+酒品牌”;第二阶段“商业连锁+淘宝网”;第三阶段“淘宝网+商业连锁+小区域配送”。 无论哪种模式,作为经销商和多数厂家都不要高兴的太早,从第二阶段开始,多数经销商就成了这种创新模式的受害者,因为渠道扁平化让你成为产业新链条的多余环节。所以,经销商要么转型为终端店,要么转型为物流配送商,要么就是被市场竞争所淘汰。当然,这种模式所形成的日趋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一定会让多数企业成为强势品牌的门下客。 张成贵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