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7版:新密播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野百合也有春天
滚磨成亲磨合沟
王献涛散文二章
cjh45177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献涛散文二章
关于城市城后面有一座山

王献涛散文二章

关于城市

城市是一个非人性的地方,它远离了自然、阳光和水,与森林、土壤、河流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失却了湿漉漉水分后的干枯和失色。

城市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又是人造的一个梦、一个乐园、一个巨大的奇观?所以,城市,又是一种人造的自然,与真正的大自然相比,它的一切都是一种仿制。把树、花、草木、山石、水进行微缩,叫它做公园、花园,把珍禽异兽圈养在铁丝笼里,叫它做动物园。有时,也在狭窄的窗台摆一盆奇花,植一株异草,造一个盆景……今天的时代,已无处不是城市化的文明了,但事实上,人,看起来,仍然像一个刚刚褪去了尾巴的猴子,身体虽然离开了山林,但内心却仍留恋着空旷的原野、那一望无际的自由。

群聚,然后把由群聚衍生出的一切:广场、街道、市场、影院、商店、宾馆、楼房,以及医院、政府、邮局、供电公司、水暖公司、图书大楼、各种娱乐中心,以及由少至多,由简至繁,多如牛毛、不断涌现的现代事物,如环境,如税赋,如管理,如贸易,如商战,如国际争端,甚至于,要飞离城市上空,到渺渺无涯的太空……正是这一切,如此必须、又如此麻烦。

群聚是人的一次抱团取暖的集体靠拢,就像城市,是集体靠拢时找到的最好方法。只是不知何时,城市,这种人的造物,脱离了人的控制,开始获得一种自我的力量,自我分裂、自我膨胀、自我复制,在现代的城市发展史上,它越来越像一个欲壑难填的古时饕餮怪兽,张开了吞噬的大口。人,成了它钢筋水泥构架下,一种朝不保夕的软体动物、一种可怜渺小无处可逃的游荡者,或者在它庞大巍峨的躯体下,孱弱到再也无力摆脱它的压力的寄生者。

似乎,城市这个庞然大物,已经到了可以诅咒的时代。然而,什么时候,人们有过诅咒来自人内心汹涌欲念与狂妄无知的企图?因为,说实在的,城市应该是、也必然是人的汹涌欲念与狂妄自大的产物。

城后面有一座山

在一个不大的城里住着,一住,就是多少年。年轻时东奔西跑的兴致渐渐淡去,慢慢喜欢上了在城的边缘乱走,城后是山,山的热闹之处,早晨人流如织,如一道集市,每走几步,都会有熟识的脸与你点头招呼,在这样的城里居住,人是藏不了的。到山上走走的时候,我不大喜欢走那热闹的正路,山是漫山遍野的,荒僻的山径很多,路沿的草尖每每闪着珠露,而几步开外,杂树丛生的沟涧下,时时有不知名的鸟叫声,清脆入耳,只要想要,总会有静谧的去处。山不大,但植下了多年的翠柏,也树木一般,遍布在山石裸露的表面,或成林荫夹道,踩着石板小道,委迤而去,或于一面山坡上,密密成林。在晚风中,夜月下,若三五小友,在白日晒得温热的平坦的大石块上,横七竖八乱或躺或立地闲聊,何等惬意。那些快乐的日子都一去如风了。

我住的地方曾偏着城的边缘,向北去,规划中的街道还没有成形。我喜欢在那一带漫无目的地散步,灯影幢幢的夏夜,人影寥寥,不时有萤火虫从草间飞出,翻过土坡,翩翩向去。今天,过去的边缘已经不再边缘,一片片别墅新居,像新人一样楚楚而立,成了时髦的高尚住宅。那里,霓虹遍布,处处灯火绚烂,小车流水一般闪出一道道灿如星光的神秘光亮。因了一道山,城,阻隔在了它的南坡,向北,永远都能找更边缘的边缘。先向东走,绕过一道学校的围墙,北去,可以看到一座尖顶的教堂,涂着蓝色的圆顶,脚下一道水泥路,修得平平整整,有礼拜的日子,走在寻求安慰的路上的多是上了年纪的妇人。

越过这座建筑物,我在山的东边找到了更安谧的小路,路环着山,弯出一个弧形,通向山后远远的一处处村落。在那里走,独自在高处望,一边是村落,一边隔一道山谷和山谷里带似的下城高速,再加东边几座山峦,层层叠翠,若是雪天了,阳光四射,茫茫四野,白霭霭的小村落和连接村落与村落的蜿蜒小径,尽收在眼底,在那四野冰冷的凄清中,独处,又如何不是一道美景呢?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7713 2014-05-09 00:00:00 五 王献涛散文二章KeywordPh关于城市城后面有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