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9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全老总陈泽民晒小学毕业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全老总陈泽民晒小学毕业照
小学四年级同学,年纪从11岁到20多岁,有的还是妈妈
那时候,上学时在一起唱歌跳舞、走街串巷搞革命宣传
那时候,要去哪儿可以掏钱坐“驴的”
1953年,王立砦小学毕业生合影,前排左六是陈泽民。
如今已年过七旬的陈泽民提起往事感慨不已
1951年,南京,陈氏三兄弟和父母、爷爷合影,右一为陈泽民
1953年,陈家的全家福,左一为陈泽民
刚参加工作的陈泽民(左一)和战友合影

小学四年级同学,年纪从11岁到20多岁,有的还是妈妈

那时候,上学时在一起唱歌跳舞、走街串巷搞革命宣传

那时候,要去哪儿可以掏钱坐“驴的”

这是一张泛黄的毕业照,“郑州市王立砦小学毕业同学师生合影1953·7·25”,照片里的背景背后是树林和玉米地,照片上40人分成三排,中间是坐在凳子上的包括校长在内的9名老师,而最前排的小豆丁们,就盘腿坐在土地上。

照片的主人是72岁的三全食品创始人陈泽民。

昨日,在天河路三全食品集团宽敞的办公室里,陈泽民抚着照片向郑州晚报记者回忆了60多年前的郑州。而他也格外想念散落在四方的同学们,“现在能叫出名字的就三个人了,真想再找到他们,坐在一起聊聊那时候的事儿”。

郑州晚报记者 辛晓青

实习生 王丹桂/文 张翼飞/图

从11岁到20多岁,

同班同学年龄差一倍

陈泽民拿出这张经过翻拍已经泛黄的毕业照,照片的背景里没有建筑,就是玉米地和树林,“照片是在操场上拍的,当时的操场,实际上就是村庄的打麦场,学校是一座破庙,周围就是田地”。

照片中,九位老师姿态各异地坐在中间一排,十八位年纪大点的同学站在老师的后一排,十三位个子稍小的同学坐在老师的前排。

“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年纪很大的人和我们一起上学。”陈泽民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初小(相当于现在的四年级)毕业时11岁,而班上年纪最大的,有20多岁,几个同学当时就已经当妈妈了。

同学们,大家都老了,

你们在哪里呀?

前排坐在地上左起第六个,那个正襟危坐身穿白衬衣扣紧最上面扣子的小男生,就是眼前这位让岁月花白了头发的老董事长,“看看这些照片,时光怎么让这么一个小男孩,变成了现在这个老头儿”。

陈泽民告诉记者,他希望通过“光阴的故事”这个活动,找回以前的老同学们,有机会大家还能聚聚,聊聊往事。

照片上的人,陈泽民还记得班主任贾丙烈(中间左三),“他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腿有点不方便”。

照片上前排左起第五个女生,是陈小提,“和我一样是炮校的子弟,她的父亲后来转业到了河南确山,再也没有了联系”。

照片上前排左起第三个男生是刘宝仓,“他也是炮校子弟,我和陈小提加上他,三个人是炮校的,平时穿着比其他人好一点。他随父亲转业好像去了安阳”。

其他的人,陈泽民都已经不记得姓名了,只是还记得:他们大部分来自旁边的十里堡(现今商业大厦附近),还记得上学的路穿越各种田地和沟渠,还记得当年上学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走街串巷搞革命宣传,还记得那时候不管年龄和性别,同学之间相处得很融洽,互相帮助。

老郑州的街上

到处都是“驴的”

都说郑州是火车拉来的城市,这点陈泽民非常赞同,他笑着说,“我们全家就是从南京,坐着叮叮咣咣晃了一夜的火车来到了郑州。”

郑州让他感觉很吃惊:“当时看来,南京是繁华的大都市,郑州下火车一看,候车厅就是席棚,周围都是荒郊野外的农田,我们一家坐了两辆黄包车到了炮校。”

陈泽民的父亲是炮兵专家,1951年随父亲来到郑州创建了“郑州第四野战军炮兵学校”(今天的防空兵学院)。

“南京当时路上就有汽车了,但是在郑州,就大同路一条大马路,其他都是小土路。”陈泽民回忆说,当年的二七纪念塔还是一座小小的木塔,街上没见过汽车,倒是有很多驴车,“驴子农忙时在田里干活,没农活了就在街上,你要去哪儿给点钱就拉你到目的地”。

“我最喜欢逛的地方是老坟岗,初小从王立砦小学毕业后到解放路小学上学,放学回家路过老坟岗,就背着书包在那逛。”陈泽民说,那里有他最喜欢的耍杂技、魔术、说书以及各种小玩意儿。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通过老坟岗里卖矿石、收音机零件的小摊儿,他爱上了自制收音机尝试了各种小发明,更成为他日后创业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7728 2014-05-09 00:00:00 五 三全老总陈泽民晒小学毕业照KeywordPh小学四年级同学,年纪从11岁到20多岁,有的还是妈妈
那时候,上学时在一起唱歌跳舞、走街串巷搞革命宣传
那时候,要去哪儿可以掏钱坐“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