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A10版:经济新闻 投资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老鼠仓”是基金经理偷基民的钱 基金经理动辄掌控着几十亿乃至数百亿的基金,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可算是金融业的“天之骄子”。但是,近期基金“老鼠仓”案接二连三被挖出,让基金经理的光环黯然褪色。 细数近年来基金经理“老鼠仓”案,有几十起之多。更加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有的基金经理玩“老鼠仓”,结果竟然是亏损的。可想而知,基民把钱交给他们打理是多么不靠谱,哪个基民还指望其能给自己赚钱呀? 基金经理及他们所率领的团队,海归的学历、多年的从业经验、灵通的消息、深入的调研……一切的一切都证明,基金经理们比普通投资者的单打独斗有更多的优势。 但是,频频曝光的“老鼠仓”问题、内幕交易问题,让基民们对于基金经理们的职业操守开始有了思考。所谓的“老鼠仓”,是指基金从业人员在使用公有资金拉升某只股票之前,先用个人资金在低位买入该股票,待用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后,其率先卖出个人仓位进而获利的行为。这是一种无良经纪对客户不忠的“食价”做法,也是一种财富转移的方式,本质上与贪污、盗窃没有区别。基金经理玩“老鼠仓”,实际上就是偷基民的钱。 牛市之中,股票普涨,基金增值快并非难事。散户们图省事,对自己炒股的那两把刷子也没有信心,自然想到了购买基金,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这才有了排队购买基金的热潮。 不过,2007年10月至今的这轮超级熊市,许多基金净值跌得一塌糊涂。基民算是看明白了,基金经理并不是神,他们同样会亏钱,并且是亏大钱。如果摊上玩“老鼠仓”的基金经理,基金净值更没有保证。 相信在上一轮大牛市中购买基金的人,至今被深套者大有人在。今后,排队购买基金的盛况难以再现。散户们与其把钱交给并不靠谱的基金经理,还不如自己炒股。最起码知道赔在哪里,而不是糊里糊涂地看着净值天天缩水。况且,炒股也是一种难得的娱乐。 徐刚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