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使核心价值观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2/2014-05/16/AA03/20140516AA0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领导干部谈担当 之二十六
“中国霍金”:轮椅教授的16年坚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国霍金”:轮椅教授的16年坚守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

只有食指能动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被誉为“另一个爱因斯坦”。在中国,脖子以下高位瘫痪的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被誉为“中国霍金”。

16年前,金展鹏突发疾病致瘫,但他以病躯坚守岗位,培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创造了中国科技界的奇迹。

“因为,我活着对国家还有用”

金展鹏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相图学。1979年,他得到改革开放后的首批出国留学机会,赴瑞典皇家学院做访问研究。

在留学期间,金展鹏潜心钻研,将传统材料科学与现代信息学糅合,首创了三元电子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用一个试样测定出三元相图整个等温截面。这一方法,轰动了国际相图界,被誉为“金氏相图测定法”。

尽管国外科研机构极力挽留,金展鹏仍坚持回国,组建了自己的相图室,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

正当金展鹏意气风发地走向事业巅峰之际,不幸发生了。1998年,因严重的颈椎病,他全身瘫痪,仅脖子以上部分可以动弹。

在轮椅上教书育人、潜心科研16年,金展鹏完成了1项国家863、3项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际合作项目;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硕士;撰写了17份关于中国材料科学发展战略的建议书。2003年,金展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6年来,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位高位截瘫的老人?“因为,我活着对国家还有用。”

“他的心里满满地装着学生”

16年来,每天10时到12时、16时到18时,金展鹏的夫人胡元英都会推着轮椅,送他来到学校相图室,风雨无阻。

当轮椅上的这位老者神采飞扬地驰骋在他的精神殿堂时,或许正经历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肉体痛苦。

“学生是他的止痛药。”胡元英告诉记者,病床上的老伴常被病痛折磨,但只要学生带着论文来和他探讨,“他就立马忘了疼”。

郑峰是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授,30多年前,金展鹏是他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这让他们结下了如同父子一样的深情。在国外留学时,每年春节郑峰都会收到金老师寄来的贺卡,还有相图室发表的论文清单。“金老师就像一根风筝线,无论我们飞得多高,他都牵着我们。”

2003年,郑峰回国看望恩师时,才发现电话里侃侃而谈的老师已瘫痪5年多。“我们通过无数次电话,金老师却只字未提自己的病情。”

“最大的心愿是学生都超过我”

金展鹏培养的50多名弟子,分布在17个国家,活跃在材料科学的国际前沿,“美国相图专业委员会有27名成员,其中6名华裔中的4名是金老师的学生。”郑峰说。

“长江学者”杜勇是2003年回国的,“一想起金老师在轮椅上还指导学生搞科研,我就觉得,没有理由不把在国外学到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

“金老师总会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深造机会。”刘华山记得,毕业留校后,他得到去日本做博士后的机会。但当时正是金展鹏病倒住院时,实验室人手极少,刘华山犹豫了。“我还扛得住”“困难是暂时的”“眼光放远点”,金展鹏一再鼓励刘华山赴日留学。因为感念师恩,两年后刘华山如期归国。

金展鹏常常告诫学生,科学领域来不得半点虚假,要不死后都会被“追认”为学术骗子。他对学生的实验、论文指导入微,却从来不署名;他的课题项目经费不少,但从没见他私自报过一分钱。

“评为院士之后,总有很多企业、学校开价不菲邀请他去当顾问、客座教授。对这种挂名式的兼职,金老师总是拒绝,因为他觉得自己‘帮不了什么忙’。”刘华山说。

金展鹏说:“希望在年轻人身上,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学生都好好的,都超过我。” 据新华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69224 2014-05-16 00:00:00 五 “中国霍金”:轮椅教授的16年坚守KeywordPh——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金展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