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检举最主动的是情妇 揭发最坚决的是小兄弟 “办案”似乎成为当前纪委工作的重心之一,并显示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这对全国的官场形成了巨大的震慑。中纪委的“专案组”成为地方官场传闻中神秘、敏感而又具威慑力的高频词汇。“中纪委究竟如何办案”、“他们在秘密调查谁”之类的疑问和好奇,则成为这两年来坊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然而,作为中共中央最高反腐机构,中纪委一直权威而神秘。直至2013年9月,中纪委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首次向外界披露了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程序:受理、初步核实、立案、调查、移送审理,这也是他们办案的5个步骤。 受理 线索来源多渠道 信访举报 他案牵出 中央巡视 公检法及审计部门移送 中央领导批示 省级纪委上报 最高级别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 线索和材料汇集中纪委后,需经中纪委常委讨论是否初核,最高级别的初核决定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原中央政治局委员陈良宇即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初核。 立案 中央委员以上违纪由中央批准立案 实行分级立案。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违纪须由中纪委报请中央批准立案。 在此期间,可“双规”官员。 调查 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 省级纪委、公检法等多部门向中纪委输送办案力量,封闭式办案,调查收集证据,查明违纪事实,速查速决。 移送审理 最严重的结果是“双开” 凡属立案调查需追究党纪责任的案件,调查终结后,都要移送审理,以作出党纪处分。 制图 李仙珠 举报在线索来源中最高 2013年7月,当新华社记者王文志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渎职一事受到广泛关注之后,中纪委回复媒体采访称,已收到该举报,正在按程序处理中。 “受理”各类违法违纪的举报线索和材料,这是“程序处理”的第一步。 从中纪委公布的2012年全国的数据来看,立案调查的案件中,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的占到41.8%,在各种线索来源中最高。 检察系统一位高级别官员接受采访时说,跟商人相处,钱一定不能收,一不小心就会栽进去。“不少商人每天想办法给官员送钱,今天给你送明天给他送。别人供出了他,你无法保证他不把你供出来。” 在长期的办案经验中,他总结出来:“同盟是很不可靠的,不管是官商之间的同盟还是上下属之间的同盟,在里面待久了,谁都会想要争取宽大。” “当然,经验表明,情妇也很不可靠。”他补充说。 据媒体报道称,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被“双规”前,有关部门收到了一张长达60分钟的光盘,光盘的男主角正是刘志华,女主角被传为刘的情妇,因要求未获满足,愤而举报。 原吉林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姜德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总结:“往往检举得最主动的是情人,揭发得最坚决的是小兄弟。” 立案、调查: 封闭式办案,速查速决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规定,党员的违纪问题,实行分级立案。其中,中央委员、中纪委委员违纪须由中央纪委报请中央批准立案。 查处这些省部级以上高官及其他中管干部(即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的重任交由中央纪检监察室来完成。十八大之前的中央纪检监察室只有8个,中纪委查处的一系列大案要案,均由这8个纪检监察室直接负责查办。 然而,在这场史上最严厉的反腐败运动开始之后,仅2013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对涉嫌违纪违法的中管干部已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检查的就有31人。这对中纪委的办案力量提出了挑战。 在十八大之后,中纪委对机关的机构设置进行过两次调整,将纪检监察室从原来的8个增加到12个,较十八大以前增加了50%,此举大大增强了办案力量。 据中央纪委副书记陈文清透露,中纪委监察部直接从事纪检业务的人员增加了100多人。“每个纪检监察室均配备30名人员,设4个处。”这意味着中纪委的全部办案人员总数达到了360人。 但这还远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全国的省级纪委承担了向中纪委成立的专案组输送办案人员的重任。而出于回避考虑,异地调动纪委力量十分频繁。 东部省份的省级纪委官员说,以前一个盘根错节的案子,两三年也未必办得完。“但现在的办案速度明显加快,基本上是速查速决。” 纪委的权力更大了 中纪委网站刊文举例,2014年3月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官网通报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当天,江西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仍在第二版发表了姚的署名文章。这反映当前反腐败的一个新特点: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该文将此归因于纪委的身份独立。 “这意味着中纪委即使是把姚木根这样的‘中管干部’带走了,也不需要跟你省委打招呼,等控制了以后再告诉省委。”上述那位省级纪委官员说。 这也意味着纪委的权力更大了。为了实现自身的监督,中纪委在3月份的机构改革中新设了一个专门的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被称为“纪委内部的纪委”,亦是应中央“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整顿办案人员的队伍。 不到两个月,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足见中央反腐的决心,其震慑作用可以想象。 据《中国经济周刊》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