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7版:经济新闻 能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抢当晚报幸运读者
享超凡“6万装家”大礼包
市民呼吁生产厂家提高防盗功能
奢侈品市场
今年增长料放缓
解决外储负担的根本出路
在于调结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解决外储负担的根本出路
在于调结构

解决外储负担的根本出路

在于调结构

巨额外汇储备已成为中国的负担。统计显示,2003年,中国外汇储备为4932亿余美元,而到2014年一季度末,外储达到3.95万亿美元,预计年底到4万多亿美元无悬念。外汇储备10年增长10倍。

如何看待中国巨额外储是一个老话题。老话题之所以屡屡引发新兴趣,主要是这个老话题的对象一直没有实质性变化,即中国外汇储备还在较快增长。对此,李克强总理近日在访问非洲时表示,对中国来说,如果整体上贸易不平衡,会给我们宏观经济调控带来极大的压力。他说,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因为它要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会引发通货膨胀。

确实如此,巨额外储背后是庞大的外汇占款。截至今年一季度外储高达3.95万亿美元,对应的是央行账面上的29万亿元人民币外汇占款。这29万亿人民币外汇占款就是发行的基础货币。这么多没有商品价值保证(出口到了国外)的基础货币投放无疑对物价房价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巨额外储带来的被动基础货币投放给物价带来的上涨压力乃至通胀压力不小。

巨额外储本身带来的价值损失是不可忽视的。外储主要是以美元或者美元资产形态存储的。但是,多年来美国为了自己的长短期利益,持续实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利率接近于零,先后实施多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贬值、美元资产贬值受损失最大的是外储大国,中国首当其冲。

巨额外储给中国管理和投资带来了挑战。本来面向世界范围内的投资中国就不占优势,而且,巨额外储的保值增值给投资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外储量太大,投资的难度在于,这么大量的外储无论在世界上买什么投资什么,什么商品价格和投资价值都会暴涨,最终出现高买低卖的交易局面。巨额外储置中国投资于两难选择之境地。

更严重的是巨额外储已经导致中国陷入美元陷阱之中。从汇率上来说,人民币继续升值的话,不但出口被彻底打垮,而且热钱将加速进入套利,外储照样增加。如果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贸易顺差扩大,外储仍然继续增加。无论汇率如何变化,被动发行基础货币都将继续,通胀隐患始终如影随形。从利率上分析,如果降息,货币贬值,刺激本国经济,促进出口,热钱可能流出。但顺差必将扩大,外储继续增加,仍要继续被动发行货币。必将导致国内高物价高房价。如果加息的话,人民币升值加速,热钱加速流入,外储同样会增加。

造成中国巨额外储负担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即长期依靠外向型出口和政府主导的大投资来拉动经济。从时间点上,在2006年中国外储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时就应该痛下决心转型。将中国经济转到内需和消费为主上,促使出口企业转型升级,打造自主品牌、大力自主创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现在反思,当时错失良机。

社会上一个思潮是,把货币超发的板子打在了央行屁股上,这是不公平和不正确的。以笔者看,央行在应对外储增加或者把控解决巨额外储对货币政策乃至国内经济的影响上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央行应对外储增加的一个对策就是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对冲,将外储增加导致被动发行的基础货币关进笼子里。中国目前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高达20%,这是世界罕见的,比美国高出10个百分点。仅此央行就将近22万亿元的基础货币关进了笼子里。

解决巨额外储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下决心进行经济彻底转型。通过释放改革红利,把经济运行转到以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上,将民间民营投资的能量激发出来;通过大力度放权减税让利,将13亿人口的消费金矿开采出来;通过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使得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出口附加值高的自主品牌和自主创造产品。要加大进口一些中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比如,高科技产品、高端制造业产品等。这是解决巨额外储负担的治本之策。

余丰慧(知名财经金融评论员)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0301 2014-05-21 00:00:00 三 解决外储负担的根本出路<BR/>在于调结构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