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公款吃垮企业不能还钱了事
大庆招改中的“继承者”问题
必须重视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庆招改中的“继承者”问题
必须重视

大庆招改中的“继承者”问题

必须重视

■街谈

近期,上市公司中石油系统最大的、最“古老”的油田公司——大庆油田出台新招工政策:老职工的子女如毕业于“二本”非石油专业或“三本”将无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考试。政策一出,立刻引起老职工们的不满,从4月8日起,持续半个月在大庆油田大厦前抗议。(5月20日《新京报》)

对于老一辈大庆人而言,油田挥洒了他们的青春,留下了他们的汗水。所谓让子女接班,应是顺理成章之事。更何况,在过去这些年,子女接班在大庆内部,已成为制度安排,成为大庆人普遍接受的“常识”。突然实施招考选拔,自然会令年轻一代焦虑不已。

但焦虑归焦虑,大庆招工改革却必须向前。因为进入市场经济后,大庆的盈利状况值得点赞,危机却也不容小觑。2011年,大庆盈利700亿;2013年,却只有573亿。仅仅几年间的工夫,盈利便大幅度缩水。这预示着,愈来愈沉重的人事包袱,人浮于事的问题,已经影响了大庆的发展。

因为“继承者”们,并不一定继承了父辈的优秀工作品质与专业素质。从新闻报道来看,学编导的大庆子弟,都被父母要求考进大庆。可想而知,过去的直接招聘,又吸收了多少非专业人士。很难想象,伴随着老一辈大庆人的退休,这些不符合大庆需要的“继承者”们,会把大庆带向一个怎样的明天。

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考试方法,选拔合格的大庆子弟,便成了一种次优选择。一则,通过考试,可以淘汰掉不符合大庆运转需要的员工,增进企业的竞争力。二则,报考人员限定为大庆子弟,有利于弱化老一辈员工对企业的敌视,增强改革的凝聚力。

但从新闻上看,大庆招工改革推动者的良苦用心,甚至得不到内部人的拥护。其实,以现实而论,在大庆通行数十年的子女顶替制度,早已于1986年被明令禁止。此番大庆废除顶替制,已滞后20余年。而所谓面向子弟招考,本质上仍是一种违规行为。大庆早晚要推行更加彻底的改革,而员工们也早晚要面对用人制度市场化的考验。早一点告别依靠上一代基业谋生,岂非早一点学会在市场游泳的本能?

前车之鉴,可以为师。在大庆改革用人制度之前,早有许多地市级国企走过了这一步。当顶班接替,甚至企业自身成为历史时,既无一技之长,也无进取之心的“继承者”,其后的日子往往是最惨的。

处于年轻态的“继承者”们,有着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不分意愿,不分长短的一并纳入大庆,既耽误了大庆的工作,也妨碍了青年自身的成才。在市场经济时代,选择一种工作,应该有相对高的自由度,一味依赖父母,又怎能从容面对未来的竞争?

大庆招工改革中的“继承者”问题必须重视,因为大庆虽小,却五脏俱全。管窥大庆,或许可以看到其他国企改革的一些情况。从全国范围来看,“继承者”的问题又何止大庆所面临?大庆此番开了一个头,可以提供更好的经验借鉴。但以现实而论,这样的改革,已是避无可避。

□晚报评论员 杨兴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0482 2014-05-21 00:00:00 三 大庆招改中的“继承者”问题<BR/>必须重视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