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娱乐重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从小就不喜欢
‘城府’和‘成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从小就不喜欢
‘城府’和‘成熟’”
《归来》拍了多久,陆焉识的破棉袄就在他身上多久,常常引人侧目。

“我从小就不喜欢

‘城府’和‘成熟’”

这个舞台给了我一切,没有它就没有我这个职业的开始,没有这个舞台、没有这个大幕的开启,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怎么能不感恩呢?——陈道明

记者:在发布会上,你纠正了张艺谋说你是“教科书式演技”的说法。很多演员觉得这不过就是个宣传,就配合了,但你好像不愿意这么做。

陈道明:宣传也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任何宣传不当都是反宣传。现在都知道要做宣传,尤其是演员,无所不用其极,这不是我的概念里应该做的事情。我希望尽量还原成原态,不希望让自己异形,也不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异形。

记者:我注意到,在这轮《归来》的宣传活动中,很多报道里写到你,都说你“很有个性”、“说话很直接”。

陈道明:很正常,我本来就不太喜欢所谓的委婉,委婉里面难免会有油滑之嫌。包括采访,我愿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内容咱就说,没内容也不要为了宣传去挤牙膏。没有意思。

记者:所以你接受采访很少。

陈道明:其实仔细想想,我不觉得少。关键是我没什么话题。现在是一个话题的年代,我这人没什么话题,也不想制造话题。除了职业之外,我希望我是一个自由的人。

记者:自由,那很难了。

陈道明:我本身就是个凡人,是这个职业让我不那么像凡人。其实每个演员都是极平凡的人,所有的不平凡都来源于职业。如果你真把自己不当凡人,那就是一个庸人了。

记者:要做到并不容易,知易行难。

陈道明:所以要不断地修为,不断告诫自己、敲打自己,不要等有一天别人敲打你,这就不是很好意思了。我很庆幸不太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事纷扰,说白了就是不要被名利绑架。如果欲望低一点,焦虑少一点,就会恬淡很多。

记者:你很少接受采访,之前的影视作品你也没有像这次这么配合宣传。

陈道明:没有。人们永远在塑造我,或者说愿意塑造自己心目中的演员,包括媒体。我觉得“我”就是被塑造的,可能这个职业需要这么一个色彩的人,于是,把我给塑造成这样子了。其实我不是这样的。

记者: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孤傲、清高?

陈道明:我确实有不恭的时候,在我认为不当的时间说了不当的问题,就可能给人这样的印象吧。

记者:很多人说你孤傲不是贬义的,是觉得你心性高,就像不喜欢接受采访这样。

陈道明:没有,其实特简单,就是你有得问,我有得说;当你没得问,我也没得说了,就别没话找话。我虽然出道时间很长,但作品不多,到现在为止大大小小的角色加起来不到50个,包括给人敬个礼就完了的那种。跟现在一些正当年的演员比,应该不如他们多。这样一来,接触媒体的时间就不如他们,有话可说的内容、机会也就少嘛,采访也就比较少。

记者:有个很好玩的现象,你的发声那么少,曝光率也不是那么高,网上却有很多你的语录,你看过吗?

陈道明:谢谢大家还能够念着我。那不是语录,是摘录,是一些采访付诸文字后别人摘录的。其实里面有些话不是我说的。有时候朋友会转给我,问我这话是你说的吗,比如某某演员和某某某演员离婚的问题上,以我的名义说了长篇大论。我没这么八卦!我自己的事都管不好呢,不会去评论别人的事。那些就不是我说的,张冠李戴了。我知道那是好意,但也要实事求是,那段文字好像得到很多好评,好多人都说不错,但我不能把别人荣誉搁自己脑袋上,那真不是我说的话,我没这么深刻。

“如果一个剧本写得很好,但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跟我的对立,那给我再多钱或告诉我能得国际大奖,我也不会去演”

记者:你接戏一直不是很多,是因为要求特别高吗?

陈道明:也不是,其实我挺随性的。我到现在还是这么认为,这个职业对我来说最大的享受就是我可以选择。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不可选择的。我呢,可以选择这个角色不演,这个工作不接,也可以选择今年不工作,休息。这是最契合我性格的地方。我是个特别随性的人,有时想着这两年不干活了,就真的不干了。比如今年拍完《归来》我就不演了,接下来就休息。很多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记者:因为这一行竞争很激烈,很多艺人都想着要趁着现在红多演演。

陈道明:刷存在感,不断地刷。有人刷微博,有人刷脸,不断地刷自己,告诉大家:我在哪儿我在哪儿。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自信,也可能是怕寂寞。

记者:怕被遗忘。是不是做这行比较容易没有安全感?

陈道明:我不觉得没安全感,(我的)日子比老百姓好过多了,真的好过多了。所谓缺乏安全感,只是想出更大的名、赚更多的钱,说到底还是欲望。

记者:那为什么你可以做到?

陈道明:我也做不到。我只是说,在知道、明白的情况下会有所节制。因为明白了嘛,所以知道节制。如果知道了还不节制,早晚会出问题。

记者:你是什么时候明白的?

陈道明:我好像始终就没糊涂过,从以前到现在,我的思维方式都是一样的。现在有些年轻演员,我有时看他们跟我们的存在和思维方式不一样,我不欣赏,出了名并不一定会得到人们的真心尊重!

记者:你会劝他们吗?

陈道明:我不劝,每个人道路不同,性格不同,年代不同,需求也不同,劝不了的,会自讨没趣。而且我也没资格、没欲望去劝。我体验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能体验,别人体验的我又不一定能感受得到。

记者:除了你说的刷存在感以外,还有些演员会因为遇到很好的戏,特别有冲动,一定要去演。

陈道明:这个很正常。

记者:你会这样吗?如果你在休息时遇到一个特别好的戏呢?

陈道明:我不太受这个影响,我每回上戏没有一回是说特别积极的,也没什么太大的冲动。有时很长时间不接戏,别人问我是不是很忙,我不忙,一点都不忙,我没事儿,就是不想拍戏。这里面有各方面的问题,除了精力外,还包括所演的剧本、所演人物价值观的问题。我不会违反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去接戏,我一定要认同戏的主题才会接。如果是我反对的,我不会演。哪怕是历史戏,也要在我认同它历史观的情况下才会演。如果一个剧本写得很好,但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跟我的对立,那给我再多钱或告诉我能得国际大奖,我也不会去演。

记者:为什么?

陈道明:因为一个人总有他的生活坚持、情感坚持、理念坚持还有文化坚持,如果没有,就等于全无信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0602 2014-05-22 00:00:00 四 “我从小就不喜欢<BR/>‘城府’和‘成熟’”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