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9版:TOP旅游 特别策划 上一版3  4下一版
儿童节端午节到济源黄河三峡
发展休闲度假游,调整服务群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发展休闲度假游,调整服务群体
受访者:济源黄河三峡景区总经理田名山

寄语《TOP旅游》:

与媒体之间的良好互动,是成就黄河三峡制胜的秘诀。未来,有更多人了解黄河三峡,也期待郑州晚报能够继续携手黄河三峡,让更多人了解这份美丽。

济源黄河三峡景区总经理田名山说:“山顶画廊,自然景观。闭目照相,张张佳作。”这是他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的最多的话。在长达一个小时的专访中,田名山多次提到景区与媒体的互动,在他看来,景区有多美,需要景区自我建设,更需要媒体告诉更多人到底有多美。 郑州晚报记者 慎重

自然风光+传统文化是景区最大特色

黄河三峡景区的自然风光自不必说,总面积约80平方公里,是河南的十大热点景区和中原四大避暑胜地。田名山认为同省内其他知名景区相比,这里最大的优势就是山水交融,堪称“中原第一高峡平湖,华夏罕见大河盆景”。高峡平湖突出了北方山水的雄健与阳刚,而盆景风光则再现了南方山水的柔媚与婉约。

此外,据田名山介绍,景区不仅高峡平湖、港湾交错、奇峰林立、洞龛众多,而且还有“鲧山禹斧”的黄河文化、“京娘化凤”的美丽传说、“洞天福地”的祈福文化、“犀牛望月”的风水宝地等一系列君王胜迹,被誉为“黄河三峡,皇家山水”,则充分显示的黄河三峡的文化内涵。

田名山提到,黄河三峡除了自然风光,也非常注重这里的文化游。景区近几年成功举办了一系列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叫妈节、孝文化节。景区举办的该项活动,曾创下了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爱的呼唤”活动纪录,被世界纪录协会成功收录在册。

吸引散客,及时调整服务群体

据田名山介绍,他们通过观察总结,发现近一两年来前来景区的游客已经由过去的走马观花型转变为休闲度假型,在景区停留的时间比以前长。很多游客能在景区住上两三天,甚至有的游客来这里,就是为了能住坐在溶洞附近打牌、聊天。景区及时调整应对策略,过去景区能提供的住宿床位较少,现在已逐步增加中档宾馆,以满足休闲游,同时增加了适合散客,适合家庭的娱乐设施,保证游客在这里有的玩、有的住,还要吃的也好。

目前黄河三峡主要服务群体已调整为针对散客,团队游和散客的比例大概在3:7左右。据田名山介绍,今年受国家政策影响,前来黄河三峡旅游的团队游数量减少了40%,但是他们及时抓住了散客的需求,赢得了散客的信赖,散客数量基本上保持着17%的增长率。

他说:“河南旅游业的发展,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不仅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更有秀美的山水资源;同时,河南地处中原,是全国交通的重要枢纽。这样的综合优势作用下,河南旅游的后劲儿非常足。河南的旅游业,虽然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是,河南的旅游业近几年发展势头非常好,现在已经到了最美好的发展阶段,潜力非常大。”

对晚报有深厚情感

说起《郑州晚报》,田名山首先肯定晚报的历史和传统,他认为《郑州晚报》是一份能够关注民生,是一份走进家庭走近普通民众的报纸,也是能走进人们生活的报纸。希望能够通过《郑州晚报》的合作和宣传,让黄河三峡的品牌越来越强,让黄河三峡能够做大做强,能够吸引来自河南周边、山西、河北和山东的游客来到这里。也更希望能够通过《郑州晚报》的宣传,让黄河三峡能有机会跟更多的旅游企业合作。

当记者问到对于《郑州晚报》创刊65周年,改版12周年,有什么寄语时,田名山说道:“在过去的岁月里,济源黄河三峡凭借《郑州晚报》一纸风行,走进千家万户;在未来的日子里,济源黄河三峡与《郑州晚报》一路同行,再创新的辉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1778 2014-05-27 00:00:00 二 发展休闲度假游,调整服务群体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