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娱乐热门 上一版3  4下一版
跟陈凯歌合作完,明白“原来是这么写戏的”
0528jybb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跟陈凯歌合作完,明白“原来是这么写戏的”
严歌苓形容自己与张艺谋一样,埋头创作就可以忘掉不愉快。

记者:陈凯歌导演的《梅兰芳》,你参与编剧。关于梅兰芳这个人的评价,是挺复杂的。你写完《梅兰芳》,对这个人怎么看?

严歌苓:我现在在收集梅兰芳的资料,想以他为原型写个长篇小说。我觉得梅兰芳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他把世间的人都当戏看了,“风云变幻只有我没变。那些有权有势的都把我当宠物看,实际上你们就像在舞台上转得跟走马灯似的,我把你们都玩转了,你们的戏我看得真好”。

记者:你当时写《梅兰芳》这个剧本时,会不会因为类似的疑问而感到纠结呢?

严歌苓:没有。梅兰芳有很多常人没有的东西,他的故事很励志的。梅兰芳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他一直想脱离“戏子”这个当时的下等阶层。新中国成立之后,他成功达成这个愿望。京剧原本是个写意的东西,舞台的假定性很强,所以,京戏演员不可以下了舞台,就站在人家面前唱。但是,梅兰芳走下来,站在前线唱京戏。他走出亲自打造的那个美丽的写意世界,但是,实现了自己的脱离“戏子”阶层的理想。

记者:跟陈凯歌的合作感觉如何?

严歌苓:陈凯歌导演有很多想法,他目的很清楚,我跟他谈戏一点都不累。每次跟陈凯歌聊,我都感觉他帮我挖掘出更多的东西。如果我自己写,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有潜力能写得这么深。陈凯歌很善于找到我的长处,我跟他合作完,明白原来是这么写戏的。

3

严歌苓+陈凯歌

=

《梅兰芳》(2008)

造神又砸神,创作是创作人的避难所

严歌苓+张艺谋

=

《金陵十三钗》(2011)、

《归来》(2014)

4

记者:这几年,张艺谋导演无论拍电影,还是生活上,都遇到不少事情,引发挺大的争议。你跟他认识这几年,怎么看这些事?

严歌苓:国内有个奇怪的现象,中国人一方面特别喜欢造神,没有个神就很难过日子。张艺谋导演做了奥运会的开幕式,拍了很多电影,又做了“印象”系列演出,大家就开始神化他。可是,另一方面,中国人还喜欢砸神,大家真的把他变成神之后,不知道张艺谋哪里辜负了他们,就开始拽下来打碎。这都是现在网络世界特别喜欢干的事。

记者:好像外界的声音那么嘈杂,张艺谋导演也没怎么出来讲话。你们两个人交流过这些事吗?

严歌苓:没有。他很坚强,也很大度,从来不困惑。他只要一埋头创作,整天就琢磨他那点事,就会忘掉那些不愉快。

我也是这么个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就赶紧去写作,写作就像避难所,钻进去就意味着有种HIGH的感觉。这跟打球或者长跑类似,只要超越了某种生理极限,你就感觉可以一直跑下去。写作也是,超越了心理上的极限,人就像针扎进去,什么都忘掉。

记者:你会纵容自己在写作的状态HIGH下去吗?

严歌苓:我不会日夜颠倒地去写作,如果你纵容自己HIGH下去,作品质量肯定保证不了,写小说是个理性的艺术创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2268 2014-05-28 00:00:00 三 跟陈凯歌合作完,明白“原来是这么写戏的”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