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4版:文化专栏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眉有寿
豫北平原的野菜
袁世凯如何管理妻妾
★王国华专栏 野史新说
f0530zgth
f0416pfth
f0529kqth
f0415np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豫北平原的野菜

★八月天专栏 乡村记忆

豫北乡村说剜菜,并不是去菜园里剜种的菜,而是去地里剜野菜。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剜菜与剜草一样,都是很重要的事情,算是体力劳动了。区别在于,剜菜,是给人弄吃的,剜草,则是给猪羊弄吃的。

剜菜是那个时代所有农家孩子的必修功课,两三岁就开始跟着父母在田野里蹒跚。等到四五岁,就会自己挎个小篮子跟着大人或大孩去地里独立作业了。不过,对于孩子来说,剜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光要把野菜剜到篮子里,还得搞清楚哪些是能吃的菜和哪些是不能吃的草。倘若把一些不能吃的草(如臭蒿)当成菜剜进篮子里,拿回家肯定就是全喂猪羊了,没有谁家大人会有工夫把菜和草分开。孩子剜菜的过程,很多时候都是在不停地询问野菜的名字。

豫北平原生长着多种野菜,经常剜的却就那么几种,春季有水萝卜棵、面条棵、麦石榴、荠菜等,夏秋季有灰灰菜、马蜂菜(马齿菜)、蜜蜂菜(苋菜)等。这其中,水萝卜棵算是豫北那个时代最闻名的野菜了。

有些地方把水萝卜棵叫“水扑楞棵”,它基本上跟小麦一起发芽生长。春天,麦苗返青,麦垄间铜钱大的水萝卜棵也仿佛一夜长大,变得跟小孩巴掌一样了。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在那个家家户户粮食都不宽裕的年代,用野菜来填补一下,已成为乡亲们经年累月的习惯。

水萝卜棵主要有三种吃法:一是丢锅,也就是把它放到汤面条、咸糊涂(玉米糁糊糊)、咸疙瘩(面汤)等饭里做配菜;二是做蒸菜,把水萝卜棵拌上玉米面,加少许盐放在锅里蒸熟,再用大蒜或辣椒汁调拌即成;三是做菜窝窝,即把水萝卜棵和到粗粮面里,放点盐,蒸成窝窝头。

豫北乡村流传着这样一首关于水萝卜棵的民谣:水萝卜棵,好(hào)丢锅,客来了,盖住锅,客走了,掀开锅。

老百姓既然喜欢拿水萝卜棵丢锅,为什么客人来了要盖住锅,等客人走了才掀开锅呢?原来,无论是汤面条,还是咸糊涂、咸疙瘩,作为佐料的水萝卜棵,都占据了太大的比例,也就是说,锅里其实煮的几乎全是野菜——这当然是粮食短缺的后果。爱面子的豫北人,不愿意让客人看到自己锅里的真东西,只好盖上锅盖遮掩起来。寥寥数语的民谣,道出了豫北农民曾经的辛酸与无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3464 2014-05-30 00:00:00 五 豫北平原的野菜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