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6版:光阴的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匆匆那年
抡起板砖打乒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匆匆那年
抡起板砖打乒乓
1986年著名中长跑运动员王秀婷在河南体育场夺得10000米冠军后接受祝贺。

匆匆那年

抡起板砖打乒乓

回忆老郑州的游乐方式,每个人的记忆点都不一样。但是将这些记忆拼接,一张旧时郑州游乐地图呼之欲出。让我们跟随不同年龄阶段的老郑州,寻找他们记忆中那些有趣的玩乐方式和场所,不知道与他们同一时代的你是否有共鸣呢?让我们来一次穿越之旅吧。

郑州晚报记者 孙娟 张华 刘凌智 董艳竹 李爱琴/文 王颂/图

王先生 出生年代:40后

娱乐方式:看电影、踢毽子、逛公园

位于二七路上的郑州影院是解放后郑州开业的第一家电影院,首映的影片是苏联片《莫斯科之夜》,就是现在天然商厦的位置。1954年,省政府迁往郑州,开办了“河南电影院”,当时那一块还是一片荒郊野地呢!那时很多电影院地面都是平的,坐在后面的观众只能吊着腿坐,看场电影下来腿都麻了,很多电影院都是条凳。

孙先生 出生年代:50后

娱乐方式:游泳、跳舞、划船、乒乓球、打篮球

上世纪70年代初,郑州街头和公园出现了一排排水泥案子,成群的人排队打乒乓球。当时很少人能用上真正的球拍打球。在学校里,每当下课铃一响,爱好打球的人总是头一波带着自己的铅笔盒、老师的板擦、半块拆散了的凳子板出去开始“比划”。最可笑的是,实在没有用的了,就到旮旯拣半块砖头也能对付半天。

刘女士 出生年代:60后

娱乐方式:跳舞、卡拉OK、滚铁环、玩陀螺

上世纪80年代初,卡拉OK成为最时髦的娱乐方式。卡拉OK最早出现在歌舞厅,规模很小,条件也很简陋,一台电视机,插上两个话筒,加上一个功放。邓丽君的歌最流行,《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都是必唱曲目。

周先生 出生年代:70后

娱乐方式:打台球、电子游戏机、录像厅、拍画片

上世纪80年代末,街边台球风靡一时,那时候的台球主要是十六彩。夏天的时候这样的台球桌很受欢迎,可以一直火到近凌晨时分。街头电子游戏厅的魅力难以抵挡,《街霸》、《三国志》、《名将》、《侍魂》……这些都是电子游戏厅里最受欢迎的游戏。

李女士 出生年代:80后

娱乐方式:听磁带、网吧、插卡式游戏机、迪斯科

魂斗罗、俄罗斯方块、超级玛丽,是80后心目中的经典。上世纪90年代,电子游戏时代的出现,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游戏迷。 当时郑州也开了许多迪斯科舞厅,年轻人称之为“蹦迪”。

王先生 出生年代:90后

娱乐方式:网络游戏、毕业旅游、泡吧、唱K

其实,90后的娱乐方式没有一个准确的界限,他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希望“在娱乐中生活,也在娱乐中学习和成长”。

■旧闻新放

1990年8月15日 东方歌舞厅近日开业

位于我市西郊的唯一高档歌舞厅——东方歌舞厅于近日开业,为纳凉消夏的群众提供了又一娱乐场所。全套美国立体声音响,全方位空调。歌舞厅聘请我市最好的甲级电声摇滚乐队演奏,虽然设施属豪华型,但根据我市市民的消费水平,票价比较低廉。

1981年6月19日 西流湖游泳指挥部成立

为了确保游泳群众安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体委、公安局、城建局、卫生局近日联合成立了西流湖游泳指挥部,市公安局也抽调人员加强西流湖夏季治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3570 2014-05-30 00:00:00 五 匆匆那年<BR/>抡起板砖打乒乓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