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摄像头下的“光盘”模式不具推广价值
官博侮辱市民不只是“卖萌”惹的祸
解决广场舞争议,当避免对立情绪
你说霸王条款,他说是部门规定
f0520lkth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摄像头下的“光盘”模式不具推广价值

■街谈

为了杜绝餐饮浪费,北京一机关食堂安装了监控探头,员工被发现剩饭剩菜,将被处室负责人约谈。据反映效果不错,该食堂的餐厨垃圾从以前的每顿饭百余斤减至约20斤,食材采购量也得以大幅减少。(6月4日《北京青年报》)

吃饭还要被人盯着,印象中那是幼儿园小朋友才能享受的“待遇”,不过那是因为小家伙们年龄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吃饭时需要有人照顾和看护。没想到如今在机关食堂,一帮成年人因为不“好好吃饭”,也享受到了和小朋友一样的“待遇”,天天要在摄像头的关照下就餐。

从目前反映的情况来看,摄像头下的“光盘”行动效果不错,不仅餐饮浪费现象得到大大改观,就连就餐人员的饮食结构也因此发生改变,蔬菜和粗粮大受欢迎,“几年间该食堂腔骨等肉类的采购量几乎减半,所花费的采购费用也得以大幅降低”。小小摄像头竟然有如此妙用,令人拍案称奇。

相比之下,很多地方的摄像头就逊色多了,比如在一些饭店、酒楼,即使安装有摄像头,依然无法阻止众人对食物的浪费,往往是推杯换盏、一番喧嚣过后,人去宴席散,留下满桌未吃完的饭菜。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摄像头“盯”着吃饭,就餐者却将眼前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没有丝毫浪费。不信去建筑工地的露天食堂看看,看看谁舍得将雪白的馒头满地扔,看看哪个人不是将盘子里的菜一扫而光。

比较一番后不难发现,其实“光盘”的质量与摄像头没有太大关系,在我看来,一些机关食堂之所以浪费惊人,主要根源在于这里面的饭菜过于“物美价廉”,因而才导致就餐者不加珍惜。犹记得网友曾经爆出的南京某机关食堂菜谱:“党参杞子乌鸡盅,2.5元;四季豆炒猪肝,1.5元;莲籽红枣银耳汤,1元;虾皮冬瓜块 0.5元……”食物来之太易,且过于便宜,吃不完弃之亦不可惜。而一些低收入者,为了养家糊口,每顿饭都从牙缝里省钱,食物之珍贵不需提醒,节俭习惯自然养成。

可见,摄像头下的“光盘”模式并没有多大推广价值,其实要杜绝机关食堂的浪费现象,有一个办法比摄像头更为直接有效,那就是提高饭菜的价格,剔除机关菜谱中的各类福利,当这些机关干部和普通工人一样,对饭菜价格开始关心时,自然会懂得食物的珍贵,那时候不需要摄像头的监视,人人都会将“光盘”进行到底。 □丁庆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4785 2014-06-05 00:00:00 四 摄像头下的“光盘”模式不具推广价值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