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郑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金水区构筑“两大平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金水区构筑“两大平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留学人员参观河南外包产业园
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
生态长廊东风渠

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金水区构筑“两大平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轻敲键盘、点击鼠标,就能实时查看庄稼生长情况,并能自动给瓜果蔬菜浇水施肥。在第二届惠州物联网·云计算应用技术博览会上,河南兵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农业环境监测与控制系统产品,受到与会企业的广泛关注。“真的非常感谢金水区政府的孵化器,公司刚刚起步,这个项目该怎么样打入市场,营销方案都是孵化器给我们做的,使我们没有走弯路,专心搞研发。而且我们2013年的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郑州市重点科技攻关立项、郑州市创新基金,2014年的河南省创新基金都是孵化器帮我们申请的。”总经理刘立峰动情地对记者说。

刘立峰口中的孵化器全称是郑州市金科电子信息专业孵化器,以“发展成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的生长点和高新技术产业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宗旨,是金水区政府成立的社会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入孵企业在这里能更好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小小孵化器却是金水区抢抓人才、服务企业的生动缩影。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金水区把自主创新战略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构筑科技创新和人才聚集两大平台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通过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盘活人才这一“第一资源”,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能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人才和科技正成为打造“一化两区四个金水”的“源动力”。

对“两大平台”的重视为金水带来了丰厚的回报:2013年金水区财政收入150.09亿元,位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区首位;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15亿元,同比增长14.4%,金水也首次迈入了50亿元俱乐部。2014年一季度,金水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迎来开门红,完成12.7亿元,同比增长达24.7%。

郑州晚报记者 王翠 通讯员 王珺洁 崔雅男

“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

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从理念变成现实

河南最早通过苹果公司企业认证并获得邓白氏码的科技企业;目前河南省范围内唯一能够全面提供从方案立项、可行性研究、系统设计、产品提供、系统集成、后期维护的IT业务生命周期服务及产品提供商;省内通信行业最大的移动应用研发企业……河南软信科技有限公司这些闪耀的光环背后,被称为移动应用研发产业“创新标兵”的王鲲功不可没。他带领近60人的研发团队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软信科技在业内最显著标示。数字城管、智慧生活、智慧矿山、农电抄表、智慧巡检、定位平台、移动OA、智慧巡检、智慧畜牧等产品的研发,为企业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动力。

像王鲲这样领军型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故事,在金水并非孤例。河南雄峰科技有限公司的雄峰科学研究院是张丽萍博士一手创立的,张博士带领的40名高科技人才团队开发出了低蛋白日粮专用4%预混料AB24、AB34,饲养效果不变,但成本会降低120元/吨;空怀母猪30%浓缩料“催情宝”:填补了我省空怀母猪料产品空白,可实现断奶后7天发情率92%以上、促进母猪多排卵和多产仔以及大幅度降低返情率的饲喂效果。15年来雄峰科技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企业”等一系列荣誉,被誉为中国饲料行业“专业猪料预混料”、“猪场管家”的缔造者,是享誉中原、首屈一指的专业猪料生产企业。

如今,“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在金水正从理念变成现实。该区把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施人才、科技计划的重中之重,加快引进国内外前沿领域的科技人才或创业团队,策划生成一批对该区产业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带动作用大、支撑引领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项目。

贴心服务、政策保障、产业吸引、平台聚集

打通人才“绿色通道”驱动金水经济发展

金水的贴心服务、政策保障、产业吸引、平台聚集等措施也都在集中发力,吸引着无数高层次人才的目光。

——搭平台 以海归人才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人才工作联络站、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技术洽谈会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载体平台、招才引智交流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四大平台建立了起来。

——重服务 开通创新创业服务热线,建立健全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过程服务,为引进人才打开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以科技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打造全省首家区级人才服务中心,提供人才培训、人才评选、导师服务等。

——强产业 金水区通过产业链编织人才链,依托IT研发、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人才。

——优政策 金水区构建起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内容涵盖人才引进、项目培育、载体建设、知识产权、科技融资等多个方面。对于创新团队,给予300万元~500万元的资金扶持;提供300平方米以上的场地,政府买单3年;同时,还制订了相关的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优惠政策。

聚集世界智慧是金水的真实写照。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同时深入实施人才集聚工程、百佳人才表彰工程、创业扶持工程等,网罗各领域精英,并依托金水科教园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工业设计产业园以及优势企事业单位等,健全基础设施,完善配套政策,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好“舞台”。2013年6月6日,金水区在郑州轻工学院举办高校对接活动,与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5家院校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9月9日~9月12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举办“大学生进园区活动”,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航空工业学院、中原工学院等4所院校的300余名在校学生来到园区参观学习。目前,各个学校已陆续在产学研合作中心建立工作点,开展与工业设计相关的设计研发工作。

在金水“你创业,我付钱”变成了现实。金水区《关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为“一化两区四个金水”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实施意见》《金水区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办法(试行)》等文件的横空出世,如一道惊雷,震撼了整个中原大地:国内外顶尖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的,给予创业扶持启动资金200万元~500万元,给予贷款贴息500万元~1000万元,同时,由落户园区或相关单位提供200~1000平方米工作场所并3年免租;对于携带项目入驻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的工业设计行业领军人才,给予100万元创业扶持金并提供不少于100平方米工作场所并3年免租;对入驻创意园区后通过努力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的设计师,经认定后,由区人才专项资金、创意园区各按照50%的比例分别一次性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于创业领军人才和创新领军人才,根据创业项目和其承担项目的规模,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创业扶持启动资金和最高100万元研发和项目扶持资金;对经认定的大学生创业园可享受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一次性建园补助;对入驻科教园区、科技园区、创意园区的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最高30平方米、最长3年的免费经营场地,并对符合科技含量高或新型商业业态市场前景好的项目给予最高20万一次性资助,对投资大、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优秀创业项目给予50万元的重点资助。

目前,高层次优秀人才对金水区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正日益放大。2013年该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7.1亿元,同比增长20.5%。全区拥有专利申请数由2005年的749件提高到2013年的3338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位居全省首位。

高层次创业团队源源不断拥入金水

以创新谋发展全区开启“蝶变”之路

“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在这种先进理念的强力驱动下,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掌握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金水,产生出喜人的“葡萄串效应”。

宋建成是郑州市安吉化工塑料机械厂的企业经理,他负责的“液压支架架间控制器的开发”项目被评为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而安吉也是郑州市唯一一家获得此项目的企业。第六届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的自动洗网式过滤器、河南科技成果交易会金奖的“含水挤出造粒技术研究”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的“高温、高压混炼过滤技术研究”项目……带着硕果累累的过去,依托权威化学工程、高分子工程、机械工程、研究机构持续改进技术专家,安吉20多人的高级技术人员科研队伍正在进行新的技术革新。

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提起企业的新工艺总是如数家珍:第一个实现无铝油条工业化生产;第一只速冻灌汤水饺的制造者;第一粒3.3g迷你包馅汤圆的制造者;第一个采用去离子水和面;第一家采用氧化电位水无污染灭菌技术用于速冻食品生产……国家CNAS认可检测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是思念旺盛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源地,同时也让思念食品近日跻身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名位于速冻食品行业第一。

以科技促提升,靠转型谋发展——安吉化工、思念食品的跃升完美诠释了金水区引导辖区企业结构调整,向高端迈进的理念。目前,全区累计拥有各类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96家,形成了以IT研发、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机械制造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金水也名副其实地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高端服务业特色聚集区是金水经济发展版图的新星。全国唯一一家以发展知识产权经济为引领,以工业设计为主体的金水区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带领创意设计企业与省内制造业、市场、产业集聚区对接。园区引进的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彩色3D打印机、FDM快速成型机、三维扫描仪、CNC数控机床及真空成型机等设备,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实现了专业化服务的规模化。同时,通过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构建了“七大功能中心”、“五种特色服务”、“七项创新体系”形成的独特“757”运营模式,引入专业化的运营团队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园区一开园,浪尖、飞鱼、木马、上善、红度、北京合享新创、北京集佳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等这些国内工业设计顶尖实力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就纷纷入驻。一季度成功签订了200余万的设计订单,已为宇通、冰熊等近40家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初步形成为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提供快速设计与制造服务的产业链。

而金水科教园区也功不可没。作为金水发展的主阵地和重要产业支撑平台,该园区按照“一化两区四个金水”的总目标,引进“专、精、特、新”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并规划建设了独具特色的“5+2”综合服务平台。2013年园区成功引进上海交大中原研究院、河南电力科技园、西亚斯亚美迪国际软件园、中美合作生物医药科研基地、以色列科技城、金科智汇城9个,共约163亿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签约入驻。一季度,主导产业完成投资8.6亿元,中都电子、虹湾科技、嘉阳电子等7个以服务外包、信息软件研发、医疗器械制造的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高技术服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2013年,金水区科技经费投入提高至5576万元,并获得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支持6000万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撬动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超3亿元。2013年在孵企业106家,累计毕业企业12家,累计注册资金1.2683亿元,自2004年孵化器成立后,累计注册资金超过7亿元。同时,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和创新资源,建设了网罗500多名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数据库、20多人的创业导师数据库、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等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该区还搭建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目前,索凌电气与河南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电气化铁路无功补偿项目,实现年销售额突破2.3亿元;辉瑞医疗与中州大学、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合作开发的“急救呼吸机系列”产品,实现产值约4亿元,利税9460万元。

在金水区营造的大环境下,金水企业自主创新的热情被全面激发,纷纷走上依靠创新谋发展的“蝶变”之路。2013年,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支持终端一体化管理的跨平台密码卡”、河南永丽化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PSU-211型液体聚硫氨酯橡胶”等10个项目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郑州英华种业有限公司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转基因抗虫棉郑棉18选育及应用”等23项科技成果获得2013年郑州市科技进步奖。在新品研发连创佳绩的同时,技术市场交易活跃,2013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22项,技术交易额达5.26亿元。目前,金水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到30家,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光机电一体化等领域,以中小型科技企业和民营高科技企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长为具有金水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创新科技型企业正助推着金水产业升级,而高层次人才无疑给了这些创新巨人注入一股强大的科技能量,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力军。”金水区区委书记郑灏东表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4876 2014-06-05 00:00:00 四 一个领军型人才带动一个产业<BR/>金水区构筑“两大平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