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张定邦村合村并城让村民乐开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惠济区古荥镇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显成效
张定邦村合村并城让村民乐开颜

惠济区古荥镇位于郑州市西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由于辖区内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故有“一镇三宝,一步三叹”之美誉。国家4A级景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思念果岭山水等度假旅游胜地也坐落于此。该镇曾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近年来,古荥镇坚持以建生态经济强镇为主题,发展古汉文化、生态资源旅游业。古荥镇的多措并举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衡发展,实现高起点上的新跨越。而辖区内的张定邦村率先实现合村并城项目,旧村换新貌(如图),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

郑州晚报记者 刘怡辰

通讯员 李海岭 文/图

古荥镇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古荥镇总面积77.7平方公里,南临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接荥阳市广武镇,北依邙岭、黄河。全镇农业人口2.7万人,10个行政村,74个村民组,52个自然村。

古荥镇是一座有着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镇,文化积淀深厚,文物资源丰富。其中,有被史学界誉为“中华第一城”的西山古城遗址,有决定楚汉战争胜负的“荥阳之战”主战场和著名的荥阳故城,更有被国外专家学者称为“古荥冶铁文明属于全世界”的郑州古荥汉代冶铁遗址,还有纪念兴汉第一人的千秋忠烈侯纪信庙、纪信墓、纪信庙碑刻以及隐于现代建筑群中的古民宅等。现已公布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多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有“一镇三宝,一步三叹”之美誉。

另外城隍庙、孔氏家庙和古民宅等古建筑亦保存较为完整,布局合理,工艺精美,多是明清时代建筑风格。辖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国家4A级景区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就坐落在此,思念果岭山水等是集度假、商务、休闲、运动于一体的旅游胜地,众多的文物古迹,悠久的历史传说加上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古荥镇自古以来就成为风水宝地。2008年该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部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9年12月被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局评为河南省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如今,在这座历史文化名镇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由高产向高效优质转变,使古荥成为我市重要的禽、蛋、奶、肉、蔬菜等供应基地;第二产业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包装、彩印、铸造为龙头的支柱企业;第三产业旅游业、商贸服务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建生态经济强镇,围绕古汉文化、生态资源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优势更加彰显突出,制定并实施了“生态文化旅游名镇”的战略目标,在全镇范围内做了大量的文物普查、民俗调查、景点开发、资料整理等工作,发展繁荣了文化产业,培育了一大批民间文艺表演团队,形成了黄河澄泥砚、剪纸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了文化产业与城市近郊游有机结合,实现了有序建设和开发,以文化助推经济发展,以经济促进文化繁荣,最终让群众增加收入,达到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的。

在古荥镇的张定邦村,由旧村换新颜,从内到外“质”的改变,让百姓们切身地享受到、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让百姓叫好,称赞。

张定邦村旧貌换新颜

张定邦村地处邙岭山区,过去村民的生活极其困难,是远近闻名的穷村、落后村,小伙子想娶媳妇都非常难,部分村民到60岁都没有娶到媳妇。

张定邦村南北跨3公里,人口少且居住分散,百姓集体生活组织困难,社会管理问题较多。

村北建有一座水塔,因为居住分散、跑线成本太高,户户通自来水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同时,村里缺乏排水设施,村民的下水道直接通向大街,道路污水横流,泥泞不堪。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张定邦村民出行极为不便,加上村里没有商店、诊所、学校,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山区农作物种植条件差,产量低,村内没有集体经济,群众大多外出打工维持家用,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张定邦村的发展。

为了彻底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村两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抓住党和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机遇,狠下决心,从此开始三年的艰苦奋斗,彻底把张定邦村旧貌换新颜。

群众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议论纷纷,有支持的、有泼冷水认为不可能建成的、有持观望态度的,也有对村两委干部部信任的。

为了统一思想,村两委多次召开全体党员、代表大会讨论,为了开阔视野,转变群众陈旧的思想观念,村两委组织村民到周边县、市参观学习,群众的热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对新农村建设也充满了希望。

张定邦村两委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通过招商引资,协作发展,按照撤村并点集约使用土地,共建生态旅游村的发展思路,克服选址、征迁、补偿等种种困难,在群众的支持下,用三年的时间顺利完成了张定邦村新农村建设项目。共建236套各类住房,有两层半别墅和单套住房,目前已经顺利分配到户,村民全部搬迁入住,经过撤村并点,节约土地223亩。

通途大道奔小康

明天生活更美好

张定邦村民张秀英介绍说:“村里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收入微薄。吃水靠从三四十米深的土井里提取,非常不方便。村周边沟沟坎坎,年轻时一年也难出村一次。现在路好了,住上了330平方米的房子,仅卫生间就4个,我以前想都没敢想过。家里也有了小轿车,孩子们经常带我外出。”

新建成的村民住宅小区,上下水、电、道路、照明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门前配套有绿化带,新建了健身广场、小游园、篮球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彻底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张太玉书记对记者说:“在新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很多,必须‘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凡事多想,多征求群众意见,都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那困难就相对容易些。”

一些家庭生活仍然十分困难,缺乏经济来源,大部分群众面临安置就业问题,为此,张太玉书记多次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研究,初步确立了以五个产业发展为主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思路:发展生态休闲业、发展生态殡葬业、发展林果采摘业、发展生态养殖业、发展餐饮服务业。

如今的张定邦村,纯净的林间空气,连片的乡间别墅,已经构建了一处独特的山居风情,以“吃在张定邦、住在张定邦、游在张定邦”为主题,吸引山外游客,打造桃花源式的特色山村。

值得一提的是,村里的红薯和柴鸡远近闻名。由于土质原因,张定邦村的红薯皮薄、绵甜且丝少,因此,张定邦村的红薯从不出村卖,就被抢购了;村里的柴鸡都是圈在林子里散养,从不喂养饲料,因此张定邦村的柴鸡和柴鸡蛋也因为味道纯正而扬名。

如今古荥镇的一些村庄,也像张定邦村一样,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给村民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5380 2014-06-06 00:00:00 五 张定邦村合村并城让村民乐开颜KeywordPh惠济区古荥镇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