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郑州制造大型系列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告
中华文明史上
一直镌刻着“郑州制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陶、瓷、坩埚、青铜器、丝绸……
中华文明史上
一直镌刻着“郑州制造”
让“郑州制造”叫得更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最早的“郑州制造”——新密李家沟遗址,全国第一批出现陶器的地区。
宇通客车是“郑州制造”的世界知名品牌

中华文明史上

一直镌刻着“郑州制造”

■核心提示

近日,郑州市政府印发《郑州市2014年服务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指出扶持报业传媒,支持郑州报业集团做大做强。

方案还明确提出,“研究利用老工业厂房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政策和实施办法,重点推进白鸽等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促进我市以创意设计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

连日来,本报关于成都市委市政府支持成都报业集团全力在原占地300亩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工业原址上打造成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郊记忆”以及打造郑州文化产业园的系列报道,对“二砂”进行了凤凰涅槃般的猜想,引起郑州广大市民热议。而成都报业集团成功打造“东郊记忆”文创园的经典案例也让广大市民对“二砂”的文艺猜想充满期待。

学者型官员郑州市文物局原局长、郑州市人大选工委主任阎铁成专门致电本报记者,认为郑州报业集团打造郑州人记忆中的“郑州制造”天时、地利、人和。

阎铁成说,成都市委市政府之所以将“东郊记忆”交由成都报业集团全力打造,首先是主流媒体的强大宣传平台,在项目推广上,成都报业集团旗下成都日报、成都晚报、成都商报以及强大的多媒体矩阵可以投入数千万元成本的推广平台,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了大量宣传成本,这是一般企业不具备的条件;其次是招商,媒体的公信力在项目运作上也产生了良性互动,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质项目入驻;最后,成都报业集团本身也是文化产业改革的示范单位,在项目的运作上具有天然的文化属性。

郑州完全可以复制成都"东郊记忆”的成功范本,打造属于郑州自己工业记忆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阎铁成还说,“报道中建议把‘二砂’工业园区定名为‘郑州制造’,我真的非常赞同。郑州过去在工业上真的很骄傲,咱那一排溜儿的纱厂,每个纱厂一年的产值就能再造一个纱厂,纱厂、电缆厂、砂轮厂,哪个不是说起来就响当当的。不仅如此,郑州又是中国古代制陶、制瓷、冶铜、冶铁、纺织的主要发祥地,命名‘郑州制造’可谓贯穿古今,能让市民和游客想起那段历史,不仅彰显郑州的地位,又可激励入驻的创意企业再创辉煌。”

对于郑州来说,二砂的过去不只是一个砂轮厂,更是一个城市大工业曾经红火发展的印记,二砂的未来也不只是一个园区,更是激活和点燃郑州3600年商都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火种。

本报自今日起推出“郑州制造”专栏,系统展示郑州工业从古代萌芽,到近代发展直至现代鼎盛的历程,深刻挖掘几千年连绵不断的文化传承。

郑州晚报记者 辛晓青

实习生 王丹桂/文

郑州,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八大古都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商城遗址的发现,展示了郑州3600年连绵不断的城市文明史。裴李岗文化的发掘,又将这座古城的历史推至8000年前。荥阳织机洞遗址的发现,更是将郑州的人类史推至10万年前。一座座遗址的发掘,一件件文物的出土,无不昭示着悠久历史沉淀下的璀璨文明,更是打开了这座古都恢宏的制造史卷。

陶器郑州为先

三全、思念的速冻食品、宇通客车都是今日“郑州制造”的领军企业。“其实‘郑州制造’的萌芽可追溯到10万年前原始社会初期,织机洞地区的先民们就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用于采集和狩猎。”阎铁成介绍说,“最早的‘郑州制造’应该是李家沟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和陶器。郑州是全国第一批出现陶器的地区。”

瓷器的发端就在郑州

瓷器,英文名China,是“中国制造”名扬海外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瓷器的发端不是别处,正是郑州,现展出于国家博物馆最早最完整的青瓷(郑州出土)就是最好的物证。考古发现,无论是陶器还是瓷器,在郑州地区都得到了不间断地发展创新,并且从来没有中断,这在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创造。

郑州成为最早的冶铁基地

“就目前掌握的史料看,中国最早的坩埚发现于郑州,最早的青铜器也发现于郑州,最美的莲鹤方壶(盛酒器)也是郑州出土的。郑州先民们了不得啊!”阎铁成一脸自豪地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不断革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应运而生。据史料记载,西汉时期,郑州巩义和荥阳依托得天独厚的矿藏资源成为重要的冶铁基地,古代荥汉冶铁遗址的发掘就是明证。

丝绸郑州最早织就

新中国成立之后,郑州6座纺织厂名声大噪,一度成为中国的纺织基地,而考古证实,郑州的纺织制造史远可追溯至6000年前,荥阳青台遗址出土小孩瓮棺中的丝绸残片,经检测被证实为中国发现最早的丝绸,郑州,因此而名正言顺地成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源地。

不读郑州历史你不会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多么古老的土地上,不了解考古发现,你不知道郑州与制造业的渊源有多深厚。传承,书写千年文化的记忆;创新,延续万年制造的辉煌。智慧的先人们以其独特的创造力成就了“郑州制造”的昨日辉煌,今天的我们更有责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让“郑州制造”的火炬薪火相传,再次焕发青春活力。

为郑州骄傲,为“郑州制造”自豪。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7489 2014-06-14 00:00:00 六 中华文明史上<BR/>一直镌刻着“郑州制造”KeywordPh让“郑州制造”叫得更响,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陶、瓷、坩埚、青铜器、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