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5版:中牟播报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守得住、下得去、入得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得住、下得去、入得户
浅析如何干好乡镇基层工作
官渡镇干部和群众座谈
镇领导做违建户思想工作
镇领导帮助群众分地

□中牟县官渡镇党委委员 建管办主任 段国喜

编者按 乡镇是联结党委政府和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乡镇干部作用发挥如何,工作作风如何,对人民感情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委政府决策部署能否即时有效地贯彻落实,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本报刊发中牟县官渡镇党委委员、建管办主任段国喜的署名文章,或许能给大家以启示。

结合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各级领导机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总要求,一个单位,一个乡镇,乃至一个地区要想干好工作,要想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满意,就必须要坚持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有一个干事创业、风清气正、敢于担当的好环境

一个好的环境,需要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班子中的主要领导要做好表率,严以律己,要加强自身素质和修养,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做一个面对是非敢于坚持原则,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勇于承担,面对歪风敢于斗争的焦裕禄式好干部。

(一)要有豁达的胸襟

有“气量”、有“度量”,要有克制力和忍耐力是乡镇基层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心理素质。如果心胸狭隘,整天去揣摩上级领导对自己的评价,同事对自己的看法,下属对自己是否忠心,还能有多少心思放在工作上?更何谈为党、为国、为人民做贡献?有容德乃大,无私品自高。作为领导干部,要做到有容人之量、忍让之风、助人之德,使同志间情感交融、思想共鸣,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好地团结人、凝聚人,干事业。

(二)要有清晰的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有一句朴实的话:“组织上让我们当领导干部,就是派我们在那里站岗放哨。”赋予领导干部的权利,是用于带领人民群众发家致富、安居乐业、发展经济的,是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作为领导干部,如果思路不清晰,品行不端正,滥用职权,把权力变成谋私的工具,就会一步步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最后像陈光礼(四川省宜宾市原副市长)一样,落一个身败名裂、镣铐加身的下场,既辜负党和国家的培养,也辜负了人民群众的寄托,最终毁掉自己的一生。

(三)要有敢于担当的魄力

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在工作生活中面对是非敢于坚持原则,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勇于承担,面对歪风敢于斗争。

敢于担当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自身既“净”又“硬”,无畏担当:“净”,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不搞贪污腐败;“硬”,腰板硬、底气足、不畏强权、不畏邪恶势力,敢于硬碰硬,敢于为百姓做主,为群众服务。宋代的包拯、明代的海瑞都是既“净”又“硬”的杰出清官代表,是我们后人、世人学习、敬仰的楷模。一个单位、一个乡镇、乃至一个地方的领导只有心系百姓,为群众服务既“净”又“硬”,无畏担当,才能正气压倒邪气,才能造福一方。

(四)要会合理用人、量才用人

在古代,老祖宗一般用“仁、义、礼、智、信”这五常标准来衡量一个人,来评定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

“仁”:指为人仁善,与人相处融洽和谐。为人着想,关爱他人。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义”:指一个人公正、有担当,济人之困,解人之难——所谓义不容辞,古今感佩。

“礼”:指待人彬彬有礼,不傲慢,尊贤敬能,讲秩序守文明,古今君子皆如此。

“智”:即智慧、聪明,才能,智谋。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看透事物本质,所谓达人。

“信”:即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为人处世要“言必信,行必果”,做到言行一致。

“苟无才虽亲不用,如有才虽仇不弃”。君子可以兴邦,小人可以丧邦,此类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唐太宗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魏征,既成就了魏征的美名,也造就了其“贞观之治”;宋徽宗赵佶只因个人喜好,重用奸臣蔡京,招致“靖康之难”,以致遗臭万年。

(五)要抓好制度落实

“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干好工作的“理性环境”与制度框架,在规章制度的落实方面,我们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力保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无例外;要严格责任追究,惩戒害群之马。

(六)要做到奖惩分明

作为领导干部,在落实奖惩方面,不能有老好人的思想、不能害怕得罪人。该奖的不奖,只会打消同志们工作积极性;该惩不惩,则会纵容那些投机取巧分子变本加厉,最终造成众人心理失衡,不利于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好环境有了,同志们如何干工作

“天下大事精于细,世上难事勤于易。”基层乡镇主要是与农民群众打交道,涉及到农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的局面也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为此,我们要勤于学习,练好内功,避免“本领恐慌”。农村工作没有固定模式,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作为一名机关同志,容易出现“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或致乱阵脚、一筹莫展。要想避免出现“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唯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开阔新思路,练好自身内功。具体讲,要经常温习各类法律、法规,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各类补偿标准,做到群众有问必答不掉板,有疑必释不走样。还要像老同志、老干部学习。处理农村工作,老同志们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与政府的政策法规相辅相成,更易见效。可使我们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坚持“九得”工作法。在面对群众、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坚持“守得住、下得去、入得户、上得心、摸得清、找得准、舍得身、尽得责、干得好”的九得工作法,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才能够真正的让老百姓满意、让党放心。

1.守得住、下得去、入得户

乡镇工作重点在农村,要想干好工作,就要下得到田间地头,入得了千家万户,接地气,与群众直接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诉求;要有扎根农村的勇气和信心,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我们干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前提。事业心是干好工作的动力,有了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向认定的目标进取。责任感是对干部的起码要求,在其位就得谋其政,为广大人民群众负责,为民谋福利。

2.上得心、摸得清、找得准

农村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往大了说,关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往小了说,邻里纠纷、打架斗殴,都是问题。所以,在处理农村工作的过程中,不管我们面对的问题大小,都必须用心去干,尽职尽责,只有在干工作的时候上心了,才能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找准问题的要害和症结所在,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3.舍得身、尽得责、干得好

农村工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阶段性、突击性强。在面对不同的阶段性、突击性工作时,我们要少有怨言,舍得下身子,花得了心思,多动动脑筋,多出出点子,尽心尽责,不能驴子推磨——走老道儿,因循守旧。对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要有新的工作思路,要把握具体实情,学会换位思考,多些逆向思维,多方位地观察、了解,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把准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我们的工作自然就能干得好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578706 2014-06-19 00:00:00 四 守得住、下得去、入得户KeywordPh浅析如何干好乡镇基层工作